2025-2026学年(上)甘孜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拼一拼。写一写。 

我学会了zì jǐ________穿________服,妈妈夸我zhǎng________大了。

2、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诚心能叫_____________,实意能叫______________

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从地下____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____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_____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_____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多美啊,这让我想起诗句:春风一拂__  ___,南燕双归  

4、到了______,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_______底下,_____的、_____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美丽极了。

5、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

6_____的故宫变得年轻了。________灯光照着她,______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一二三_______)(_______,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_______,日_______照今古。

2._______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_______

3._______毛浮绿_______,红掌拨清波。

4、精彩回顾。

(1)来到西塞山前,看到山青水绿,鸟飞鱼跃的景象,我不禁随口吟出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词来。

(2)《少年中国说》(节选)开头以“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观点。

(3)《九成宫醴泉铭》是我国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的楷体代表作。

(4)《观书有感》其一中的“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他还告诫我们,读书要做到三到,分别是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的秋天真美!“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和“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都呈现出秋天不同的美。

5、   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把诗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已是悬崖百丈冰,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1961年冬天,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严峻。毛泽东写此词,旨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在词中画出表示天气恶劣的词语。结合注释,我知道作者用恶劣的天气暗指当时

【3】词中表现梅花在冰天雪地中开得美丽动人的一个词语是( ),表现了梅花乐观的一个词语是( )

A.笑            B.俏             C.不争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精神。

7、细心读读下面的短文,再回答问题。

春天的颜色

春天,是什么颜色?

小草探出头来,一眼就看到了蓝天。

高兴地说:“春天是蓝色的。”

小羊跑出圈来,一眼就看到了青草,

高兴地说:“春天是绿色的。”

小蜜蜂飞出蜂房,一眼就看到了桃花,

高兴地说:“春天是红色的。”

【1】这首诗共有_____句话。

【2】小草说春天是_______的,小羊说春天是_______的,小蜜蜂说春天是_________的。

【3】小朋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拓展练习。

根据本课诗句的意思,画一幅江雪图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20分)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1)给下列词语注音(4分)

    线( 然(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2分)

无所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5)文中多次写到女店主的手,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划出。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为?请做简要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悬梁刺股

中国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苏秦刺股、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他的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定要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得直想睡觉,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只要一打嗑睡,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能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孙敬,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他疲倦得直打嗑睡。他怕影响到自己的功课,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清醒了,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1】比较一下苏秦和孙敬读书的方式,再填表。

A.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收获

B.发愤读书学习,才能有成就

C.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悬梁刺股”

D.要重视读书,热爱读书

【3】有人认为,像苏秦和孙敬这样读书,会累垮了身体。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悬梁刺股”这样表示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疏导:_______________

恢复: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教训   _______生产   _______猛兽 _______河道

3.大禹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禹治水成功了,人们会怎样赞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来了

金色的秋天过去了,冬天迈着沉重的脚步到来了。

冬天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番情趣。那不畏严寒的青松,昂着头屹立在风雪中,它的叶子仿佛更加翠綠了;寒梅也在隆冬时节开出它们嫩黄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

早晨,一觉醒来,所有窗户的玻璃上都结了一层冰花,那一簇簇的冰花组成了一幅幅奇异的图案,有的像群山,有的仿佛是奔驰的骏马,还有的酷似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外面是一片冰清玉洁的天地。①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雪渐渐地停了,②太阳露出笑脸,金色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大地和万物融为一体,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冬天是寒冷而漫长的,然而它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和无穷的欢乐!

1短文中有哪些描写冬天和雪花的四字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第①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读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的画面;第②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读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的画面。

3“冬天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番情趣。”下列诗句中,属于第2自然段中描绘的“情趣”的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作者喜欢冬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狐狸和小乌鸦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乌鸦,经常把自己当年上老狐狸当的教训,讲给小乌鸦听。要小乌鸦记住这个耻辱,提防奉承话里的阴谋诡计,小乌鸦每次不等听完,就插话连声说:记住了,记住了。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一定不会上当。凑巧,一只小狐狸过来了,他看见小乌鸦便嬉皮笑脸地站在树旁,甜言蜜语地说开了。但是,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训,根本不去理他。小狐狸有些失望了。他滴溜溜地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起来: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祖祖辈辈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坏蛋.是骗子,谁碰上你们,谁就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声青,谁就一辈子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无理的咒骂,小乌鸦再也不能忍受了,他一定要还击:……”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小乌鸦衔在嘴里的肉落地了:小狐狸像老狐狸那样,立刻就把肉吃进肚里去了。

1照样子,写词语。

滴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字第十笔是   的解释有:①扎进去,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②加入,参与;③夹杂。插话中的的意思应选 (填序号)

3老乌鸦要小乌鸦记住一个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找出描写小乌鸦心理活动的句子,用   画出来。

5小乌鸦这一次丢肉,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天空给予我们漫天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将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玩耍,共同工作,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我们是为了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丢掉你们的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洁净——(   ) 提高——(   )  和平——(   )现在——(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食品   (   )的生命   (   )的彩虹

3仿写句子。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玩耍,共同工作,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内容填空。

我们将共享 ,我们将保卫   ,我们将保持 的洁净。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很快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我的书被他借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下起雨来,在小雨中奔跑。(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20、句子乐园。

【1】暴雨淋湿了小兰的衣服。(改为字句)

【2】大风刮断了树枝。(改为字句)

【3】小燕子中毒身亡,燕子妈妈怎能不伤心呢?(改为陈述句)

【4】早晨,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5】植物世界很奇异。(改为感叹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特别”就是与众不同,许久之后还能记忆犹新。在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特别”: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一个特别的日子、一通特别的电话、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次特别的旅行……请以“特别”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用具体事例写出特别,将真情实感融入字里行间;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