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汉字。
mén kǒu rì yuè chónɡ zi shànɡ w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加一加,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有一只蜘蛛( )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好无聊啊( )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
(3)多好的地方啊( )
3、写一写你知道的写秋天的诗句。(至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句意填空。
(1)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3)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边塞》
(4)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以上(1)和(3)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____感情,请写出一句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永远的白衣战士》赞扬了护士长叶欣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番茄太阳”》中的明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孩。
3、学习了《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为人子,________。亲师友,_________。香九龄,能温席,_____,_____;融四岁,能让梨,_________,__________。(《三字经》)
5、今天栽下(________),明天长成(________)。叫风沙(________),让百鸟(________)。
6、我从竺可桢爷爷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7、《苹果里的五角星》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佳路径》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青的草,绿的芽,__________的花,都像_______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的春天。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一句关爱他人的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咏柳
碧 | 玉 | 妆 | 成 |
|
|
| , |
|
|
|
|
|
| 绦 | 。 |
|
|
|
|
| 裁 |
| , |
|
|
|
|
|
|
| 。 |
村居
|
|
|
|
|
|
| , |
拂 |
|
|
| 醉 |
|
| 。 |
|
|
|
|
|
|
| , |
| 趁 |
|
|
|
| 鸢 | 。 |
【1】补充诗句。
【2】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 ”。
(1)似剪刀”里的“ 似”的意思是:
A. 相似。( ) B. 好像。( )
(2)纸鸢”的意思是:
A. 一种动物。( ) B. 风筝。( )
【3】《咏柳》是__代诗人__的作品,诗人把柳树的叶子比作__,把柳树的枝条比作__,使人感受到了柳树的生命力,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4】《村居》描写了儿童的情景, 刻画出了孩子们的__,也反衬出了春天的__。
7、课外美文欣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宜将剩勇追穷寇”句中“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
【2】诗中“百万雄师”指的是_________,“大江”指的是________。
【3】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新鲜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诗中“霸王”指哪一位历史人物?你能说出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回答问题。
中国娃
曲波
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
祖籍(jí)在那黄土高坡大槐(huái)树底下。
家住东方神州有名叫华夏,
走到天边不改的名咱叫中国娃。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chān)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qiānɡ)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下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1】中国娃家住____________,中国娃的妈妈叫____________。
【2】这首歌词中“最爱”出现了____次,中国娃最爱喝的是____________,最爱说的是____________,最爱写的是____________。
【3】歌词唱出了中国娃做人一要___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___;三要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最能体现中国娃“君子一言驷(sì)马难追”的品质的一个句子。
【5】小朋友们下来好好唱一下《中国娃》,从小做一个这样的中国娃:(对的打√,错的打×)。
A.有志气_________ B.有正气_________ C.有习气_________
9、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这个句子里里还有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_,这对反义词用在一起恰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探”字,写出了嫩笋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0、阅读理解
短文《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 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梁、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梁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 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在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心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 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休息(_____) 温柔(_____) 沮丧(______)
【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概括要简洁)。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使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你还记得吗?全文是:慈母手中线,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
【8】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
【2】在“”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船长(或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①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胡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④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佩。
⑤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幸好车开的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来,禅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⑦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1】短文第①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2】我能用_____的方法,理解第⑤段中“车流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中年女人是卖糖葫芦的,所以让人心生钦佩。( )
(2)短文写下雪很冷,与文章题目中的“温暖”相冲突。( )
【4】文中有很多有新鲜感的句子,请你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话摘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文章中的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泊在月光上的村庄
周锋荣
①月光如水一样涨起,村庄像一只大船,在清澈中晃动。
②月光引领着我走向一片田野。只见稻田荡漾起涟漪,把月光荡漾得如碎银子。一( )已经抽穗的稻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等待着菜农收割时的笑声。稻香飘来,在农人的鼻子里醉了一回。青蛙禁不住忍了一天的寂寞,纵情演奏着此起彼伏的乐章。
③高高低低的庄稼,在月夜更具灵性,飞快地生长。一( )韭菜绿得发亮,舒展着美丽的叶子,在风里婀娜着身姿起舞。茄子、辣椒等蔬菜,沉浸在月光中,蓬蓬勃勃的,被风吹得浪漫,随心所欲地开着各色花朵,守望着各自的位置。一片苦瓜藤,密密麻麻地爬上了院墙,一条条苦瓜被一阵阵夜风拨动,好像许多顽皮的孩子,在月光下快乐地荡秋千。
④浩浩的白光,笼罩着一( )茂盛的瓜园,一( )敞开的瓜棚。绿色的瓜秧欢快地铺满了地,黄色的花朵嬉笑着开满了地,圆滚滚的大西瓜展览着圆滚滚的喜悦与甜蜜。瓜棚下,看瓜人躺在天地之间,用宽厚的鼾声,淹没了蛐蛐、蝈蝈的鸣奏。
⑤月亮越升越高,柔和中撒下一层遐想。小时候的月明之夜,我和小伙伴拿着竹竿和网袋,成群结队地出发,先是在空地上表演自编的舞蹈,然后到小河畔追赶草丛里的青蛙,在水渠边捉拿槐树上的夏蝉。忙活了几小时,最大的收获是第二天的饭桌上,出现一碗青椒炒蛙肉的好菜。偶尔也看到过几条水蛇,惊得四处乱跑,使我们常常忘记了生活的辛酸。
⑥月光轻摇着村庄,把村庄送进梦乡。村庄的月夜里,一切都是从容的。泊在月光上的村庄,教会了我无论物欲如何横流,脚下也要干净如月光。
(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畦畦 片片 棵棵 个个
【2】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空。
月光下的田野非常美(1)看到了:_______(2)闻到了:________(3)听到了:________
【3】“绿色的瓜秧欢快地铺满了地,黄色的花朵嬉笑着开满了地。”简析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很多内容都有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内容联系紧密,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在文中找出与第⑥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颐和园的廊与画
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长廊的建筑非常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造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了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个钉子,这是老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画。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
这些画是有来由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上了许多江南的美景。这以后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画中那丰富生动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有文学传说中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这就是颐和园的廊与画,你想去看看吗?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
(2)山水风景或文学作品吸引人。( )
【2】长廊的建筑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介绍第二绝时,作者分别从__和__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3】画“﹏﹏﹏”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16、句子乐园。
【1】妈妈收拾干净了房子。(改成“把”字句)
【2】你为什么相信科学家的话是正确的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敌人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改成“被”字句)
【4】让同学们 老师 走上讲台 轮流 讲故事 (写成一句通顺的句子。)
【5】例:星星像眼睛似的眨呀眨,多么有趣呀!
像 似的 。
17、巧手成佳句。照样子填一填,让句子更生动。
(1)例: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雨________________落到地上。
(2)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表弟______________:“周末终于可以去游乐园啦!”
18、句子训练营
①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被满面笑容的外公叫进房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累得不行了,不得不休息一会儿。(改为一般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孩子感冒挺重,非得打针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把毛笔字练好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多亏他手疾眼快,拉了我一把,不然非让那辆车碰伤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事别有蹊跷,我非得把它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劳永逸的事极少,要成功非得花大力气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件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非办砸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么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保守不了秘密﹖你觉得没有理由非守口如瓶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这种人面兽心的恶人,非得想法子惩治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西蒙的孩子抱回来以后,渔夫一家是怎样生活的,渔夫、桑娜会怎么样,孩子们会怎么样?后来又发生过什么事……请你以“西蒙的孩子抱回来以后”为话题,续写一个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