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内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抄音节,组词语。

lí xià   xiā yìng   yín  

离( )  夏(虾( )硬(银(

ké luò hòu   yāo chéng

壳( )  落(候( )邀(乘(

2、形近字组词。

忧(   )   悟(   )   囚(   )   祖(   )  

犹(   )   语(   )   困(   )   租(   )

3、我还搜集了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让我读给大家听听吧!

 

4、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如:坚强的桑兰,( )的王勃,( )的汤姆父子,还有善于引导孩子的 (   )

(2)学习了《赶海》和《海底世界》以后,你想说(   )。

(3)读了《放飞蜻蜓》和《狼和鹿》两篇课文,你知道了(   )

(4)看到许多同学浪费粮食,你会想到这样的诗句( ) ,(   )

(5)中秋节到了,爸爸在外工作,此时你会想起王维的诗句( ) ,( )

(6)在游玩时,你见到一道瀑布从天而降,你会用李白的诗句来形容 (   ),( )。

(7)你喜欢的一则广告语是 (   ) ,它推销的产品是( )。

你能为哪一种产品设计一条广告语吗?

产品:    ,广告语:

(8)有一天你因为生病去看医生而迟到了,你会跟老师说( )   (注意标点)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 ,(   ),似瑞雪初降,一片( )。有的槐花(   ),远9看像 ( );有的槐花( )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

 

5、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七八个星外天,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江南春》)

(4)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5)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以为……(《伯牙鼓琴》)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并答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三苏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_(题画诗  写景诗  咏物诗),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诗句摘抄下来。

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按要求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哪一个字贯串全诗始终?作者是如何描写喜悦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熏:_________________

醉: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④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⑦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⑧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⑨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⑩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怒吼——__________ 惊恐——___________

奸笑——__________ 爱戴——___________

【2】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渲染了_________

【3】选文塑造了老支书的光辉形象。假如老支书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根据老支书的事迹,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满意  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 一番!于是,他(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荡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读第2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课外阅读。

我爱乡居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上说:“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蛛网般的电线,根本看不到鸟,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即使有豆腐干大小的一片院子,一般都铺上了水泥,偶然在阳台上有一盆花,过多的二氧化碳,使花朵发暗,叶子发黑,连新鲜都谈不上,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早上从屋子的后窗望出去,是竹梢树影,农夫荷锄从河堤上走过,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窗棂切取了远山的一角,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蓝天白云之间,点缀着人物,构成了一幅逼真生动的画。

我爱乡间的黄昏,晚霞染红了田野,微风吹过,秧苗摇曳,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然抬头,长鸣一声,是那么悠扬悦耳,这是大自然的另一幅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带着孩子,沿着野草没径的小道散步,让晚风轻拂着发丝,让蝴蝶绕身飞舞,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满身都是花香。

生活在乡间的人,一般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我在不读书、不看电视的晚上,总是熄了灯,听着蟋蟀唧唧,偶然有蝙蝠噗噗飞过,会自然想起“唯闻古塘里,青蛙跳水声”的诗句。在无风无云的晚上,我会拉开窗帘,想起他曾经在信上写过的两句:“明月装饰了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我爱乡居,因为在乡间无须购画,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欣赏。不必种花,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每天有盈耳的鸟鸣。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鸟语不______)   A.停止   B.不要

②农夫______)   A.荷花   B.扛着

③树梢______)   A.长   B.修建

2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2段   夕阳晚风蝴蝶图  

第3段   清晨竹林农夫图

第4段   黄昏晚霞牧牛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写台北是“鸟不语,花不香”,是为了反衬郊外鸟语花香。

B.文章2、3、4三个段落之间是按由近到远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C.尽管乡下环境优美,但是作者还是安居在市区内,因为乡下太贫穷。

4作者为什么热爱乡居呢?请在文中找到答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这类病毒的外膜形如国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②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③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④疫情可防可控可治。

【1】阅读了材料,我们知道“冠状病毒”是因_______得名的。它具有_____,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疫情是______的。

【2】“新型冠状病毒”使我们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回想疫情防控期间,你都做了哪些防护措施?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蝉的地穴(节选)

[法]法布尔

①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②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qiāng),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③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是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④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màn)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⑤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侯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⑥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xià)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⑦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⑧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⑨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1】文中你可以发现蝉的地穴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大都是”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的蜕皮过程可谓漫长,外层皮裂开露出____________ 先出来—接着是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__ —“体操表演”—___________。作者描写了蝉幼虫从地穴中爬出地面到蜕皮的漫长过程,这些都离不开作者___________的观察。

【4】请用“ ”画出描写蝉“体操表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5】短文在写法上与《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钱塘江秋潮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开始,远处的江面(  )。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  ),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  ),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填空。

依次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____ ____ ____ ____

【2】填空。

画“___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开始,远处的江面____。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____,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____,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A.波涛起伏    B.水平如镜C.汹涌澎湃

【4】填空。

《观潮》一文是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地点、_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叔叔,请您帮帮忙,高处那本书我够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喜鹊妈妈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做题。

1.夹丝玻璃对玻璃公共说:我没有病。

改为转述句:  

2.人们不得不离开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

改为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同学们,你做过什么小实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实验?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要求:1.自拟题目。     2.可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3.语言通顺,书写认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