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下边环形文字中找出一句七言诗写下来,再把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
像这样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chá chì zé kuā jiǎng yóu dēng
( ) ( ) ( ) ( )
yáo tóu fā yán chéng gōng tuán tuán zhuàn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
俊(_______) 掳(_______) 褐(_______) 栎(_______) 寨(______)
竣(_______) 虏(_______) 碣(_______) 砾(_______) 塞(______)
4、词语综合练习。
(1)照样子,结合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检查)蜂窝 ________地面 ________家门 ________狂风
(遥远)的家 ________的景物 ________的记忆力 ________的本能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而…… 无论……总是…… 尽管……但……
①出门在外,________我身处何地,妈妈________每天打电话了解我的情况。
②________爸爸再三推辞,________王叔叔仍然坚持请爸爸出席这次活动。
③我________不想参加这次活动,________实在抽不出时间。
5、积累与运用。
六年的小学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人物:有《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_______________,有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_______________,有凭借顽强意志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的_______________;回首往事,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常用“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教育我们要用心读书,用“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用“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要学会接受批评;我们还积累了不少的成语:由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你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_,在与同学离别之际,你想祝愿同学_____________。
6、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1】这首诗写作者羁旅他乡时的思乡心情。一、二句用及其简练概括的语言,正面叙述了____________和思乡之切。
【2】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首联描绘荷花的画面是( )
A.
B.
【2】“犹有傲霜枝”表现了菊花( )的精神。
A.勇敢独立
B.傲霜斗寒
C.孤傲冷清
【3】诗人用“_____”这个词概括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我知道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
8、古诗阅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1】补全诗歌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凉州词》前两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中的“_______”字直接揭示了诗人要表达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_______诗,从题目中的“_______”字可以看出来,远行的是___________(人名),他在_______(时间)要到_______(地名)去,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9、快乐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他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枝,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棵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雪和霜,北风还在树顶上吼叫。“快爬上来,孩子!”桃树一面对小男孩说,一面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
【1】第一句话中“奇特的景象”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2】为什么花园里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树、鸟、花都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巨人的花园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B.巨人自己引来了春天。
10、课内回放。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这段话里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在一天当中,颜色不断地发生变化,早上是___________,中午变成_________,晚上又变回________。
【2】草地的颜色会变,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
A.早早起床才能发现有趣的事情。
B.蒲公英的花很漂亮。
C.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4】“我”第一次发现草地变色是无意中发现的,而第二次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大闯关。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粗细的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
那姑娘笑笑说:“看我的吧!”只见她就地跳起舞来,转着转着,慢慢地就缠绕在竹竿上了,还越缠越高。把小猴看得目瞪口呆。
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数一数,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__________。
【2】短文中,“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 )(填序号)
A.小猴很好动。
B.小猴很喜欢他们。
C.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3】短文中的“姑娘”有什么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猴子为什么不敢再骄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父亲的教育》,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教育
今天,小石匠来找我玩了。他上身的穿着像打猎似的,全身上下都沾着石灰和石粉。他一走进我家,就摘下了他的那顶软毡帽,并随手塞进了口袋里!然后,他一边东瞅瞅西望望一边走进了饭厅。一进饭厅,他就开始上下打量饭厅的布局,当看到墙上那张驼背小丑利哥莱托的画像时,不由得做了个鬼脸——就像他一贯的所作所为一样。看见小石匠的鬼脸,大家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我们玩堆积木的游戏。小石匠是一个搭建塔桥的能手,不一会儿的工夫,塔桥就站在那里了,简直像奇迹一样。而且,他堆积木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个大人一样,表情严肃认真。在建塔桥的空当儿,小石匠对我说了他家的情况。他们一家住在阁楼上,他父亲每天下班后,还要到夜校去学习,他母亲是外地人。看得出来,他的父母很疼爱他。虽然他穿戴破旧,但总是整整齐齐,领带也打理得很板整。他的父亲个子很高,每次进出门都得低下头,他是一个很温和的男人,总是亲切地叫自己的儿子为“扮鬼脸的小家伙”!
四点钟的时候,我们开始吃面包和点心。吃完的时候,小石匠衣服上的石灰把椅背弄脏了。我正想伸手去擦,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使眼色示意不让我那么做,一会儿小石匠离开餐厅后,父亲自己悄悄地擦干净了椅背。
正当我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小石匠衣服上的一个纽扣突然掉了。于是,我的母亲就亲自帮他钉扣子,小石匠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一直红着脸看着我母亲给他缝着扣子。
后来,我拿出一本漫画集给小石匠看。小石匠看了,又情不自禁地学起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学得像极了,连我的父亲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回家的时候,小石匠连他的软毡帽也忘记戴了。走到楼梯口的时候,他似乎想对我表示一下感谢之情,于是又做了一个鬼脸。小石匠的名字叫安东尼奥.拉勃柯,今年八岁零八个月了……
“安利柯,亲爱的孩子,你知道为什么我不让你擦去椅背上的石灰吗?因为当着你的朋友这样做会让他很难堪,这样很不好。首先,小石匠并不是故意弄脏的;其次,小石匠穿的是他父亲的衣服,而他父亲的衣服是劳动时沾上的灰泥,劳动时沾上的东西并不脏。灰尘也好,石灰也好,其他东西也好,都不能说是脏的东西。劳动是光荣的,是不玷污东西的。你绝不能对一个刚工作回来的劳动者说:‘真脏!’而应该说:‘你的衣服上印满了劳动的痕迹!’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记住我的话!你应该和小石匠成为好朋友。因为,首先,他是你的同班同学;其次,他是劳动者的儿子。”
父亲的这番教导,我将永远牢记。
(节选自 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2年7月)
【1】父亲不让我擦去椅背上石灰的原因是什么,以下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父亲怕“我”擦不干净。
B.父亲觉得脏了没有关系,不需要擦。
C.我的母亲已经帮小石匠洗干净衣服了。
D.因为当着朋友的面这样做会让小石匠很难堪。
【2】联系上下文想想:“回家的时候,小石匠连他的软毡帽也忘记戴了”,原因可能是因为( )
A.小石匠是个很粗心的孩子。
B.小石匠不在乎他的软毡帽。
C.小石匠想把软毡帽送给“我”。
D.小石匠在“我”家里玩得太开心了。
【3】李明读了这个故事,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问题对理解故事最有帮助?( )
A.“软毡帽”是一种怎样的帽子?
B.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板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C.小石匠衣服上的石灰把椅背弄脏了,父亲为什么对我使眼色,不让我伸手去擦?
D.“他似乎想对我表示一下感谢之情,于是又做了一个鬼脸。”句子中“似乎”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4】本片段选自《爱的教育》,文中许多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在生活中有过自己关爱他人或者他人关爱自己的事例吗?请结合具体事例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展示台。
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个儿在街头徘徊,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是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改造 灵敏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2】根据意思从选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____________)
(2)在一个地方来回走。(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诉——(___________) 哀伤——(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5】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话,“眼睛忽地一亮”,是因为_____________。听完第二次说的话,“陷入沉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是怎样想的?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读短文《鱼游到了纸上》,然后回答问题。
鱼游到了纸上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3)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4)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5)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6)“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7)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8)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9)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0)“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11)“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嗒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12)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画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14)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试着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女孩惊叹:“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我”也赞叹到:“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鱼游到纸上来了”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青年观察鱼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青年画鱼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的内容想一想,青年能让“鱼游到纸上”,他成功的奥秘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课文第1、2、5自然段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玉泉的鱼、观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阅读的过程中,哪些内容让你产生了感受,或是让你觉得写得好,或者让你受到了启发,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批注。(写一处即可)
15、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写“害怕”: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快乐 紧张 着急 生气 兴奋
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万花筒。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2.电脑屏幕上的黑猫警长笑眯眯地看着我。(缩句)
3.一块巨石挡住了我。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4.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改为比喻句)
17、读描写松鼠尾巴的两个句子,体会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句子1:松鼠体形细长,尾长15~21厘米。
句子2:松鼠长着一条帽缨形的尾巴,老是翘起来,显得格外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公共场所怎么能随地乱扔垃圾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同学们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3.我是因为作业没完成受到批评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
4.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就做不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
19、依据村民介绍姓氏的方法,你联想到家人的姓氏,于是仿写起来。
示例:我姓张,弓长张。
妈妈姓_______,_______。 奶奶姓_______,_______。
20、我会改转述句。
1.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姐姐对小慧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也许也有与《桂花雨》的作者类似的经历,如摘果子、打枣子、摘樱桃、掰玉米、挖红薯……这些经历,也许会比作者童年时代的摇桂花更有趣,更值得留恋和回忆。让我们敞开心扉,打开记忆的闸门,用手中的纸笔留下我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