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屯昌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分析下面句子的写法。

(1)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句中把___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句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_________,突出了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2、请你根据本学期学的内容填空。

1)《堂吉诃德》是 ()著名作家 的作品。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3)王师北定中原日,  

4)暖风熏得游人醉,  

5)《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

3、读拼音,写词语。

guǎng             yīn     àn          shòu ruò            shī   fàn          bào   kǎo

( )                 ( )            ( )             ( )             ( )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没精(______       窃窃(______       ______)楚楚

争(______)斗(______   双龙(______       确确(______

(1)周老师唉声叹气,___________地坐在办公室。

(2)王老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___________,原来这件事___________不是冰洁做的,她是被冤枉的。

5、古诗积累

无论我们走了多远,家人和故乡都是我们心中的牵挂,古代的诗人也写了很多思念故乡的诗句,比如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李白的《静夜思》。请你再找一找其他写思念故乡、家人的古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或几句诗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人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写出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7、阅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夜发清溪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共提到了五处地名,这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请将这些地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达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 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 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结合短文内容,老人死后不要棺材是因为他(       

A.没钱买

B.一辈子勤俭,死后也要节约

C.怕别人砍树为他做棺材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A.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B.“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C.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D.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4】村里人说老人是“傻子”是因为__________,后来又说他“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未提老人种下的树林是什么样的,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简单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这则消息,结合课文《安塞腰鼓》完成练习。

  20151027日上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抵达陕西延安.他不仅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情况,还欣赏了安塞腰鼓。

1填空。

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眼前的演员们胳膊、腿、全身,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________,________。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你惊异于______的躯体,________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照《安塞腰鼓》一文给下面的语句排序。(填序号)

①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②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③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④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安塞腰鼓》中的一句话赞美安塞腰鼓,你最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过去,把它捉住了。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睛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赶紧把它放了。

1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2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漂亮______   喜欢______

3两只眼睛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这句话把蜻蜓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

4非常喜欢大蜻蜓,但还是把它放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落伞”的旅行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交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祝福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huò],那是湖泊。只有黑黝[yǒu]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小降落伞们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胜数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lín]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数量极多,数也数不过来。(______

(2)花儿争着抢着绽放,生怕落在别的花后面。(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小降落伞指的是________

(2)一颗蒲公英种子选择落在沙漠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蒲公英的种子是利用太阳传播的。(______

(2)听了太阳公公的话,所有的蒲公英种子都落到了泥土里。(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______

(4)我们要善于听取长辈的建议,不然容易吃亏。(______

【4】又有一批新的小降落伞要开始去安家了。如果还有小种子不喜欢黑黝黝的泥土,请你结合第四自然段内容劝劝他,把劝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2】画“  ”的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3】“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这句话是对孩子的_____描写,从中体会到了孩子的________

【4】判断船长逼迫孩子跳水的原因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因为孩子处境太危险,只有跳到水里,水手把他搭救上来,才有可能脱险。   ______

(2)船长知道孩子渴望跳水,但缺少勇气。   ______

14、阅读。

青木瓜之味

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猜得出她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我仔细地想了想,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便向邮局走去。

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我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

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这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地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当作喜贴子,向家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了?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什么?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一下子,说得我发蒙。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呀。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而且不禁有些发虚。一连好几天,我都有些提心吊胆。

好在一连好多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时间一长,这件事渐渐被我淡忘了。

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的一天,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你先等我一会儿,前两天有个年轻女子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那儿了。”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报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包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瓜。木瓜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   上面写着几行小字   落款是   你的一个读者   

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件事虽已过去四年,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忘不了这件事情,忘不了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

(本文选自《读者》,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

【2】“我”偶遇一个女读者,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吃惊→发晕→__________→发蒙→后悔、发虚→_____→愣在那里。

【3】请为文中画线的句子补充正确的标点符号。

【4】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全家为什么会愣在那里?

_____

(2)“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那独有的清香味道”指什么?

_____

【5】《阳光的两种用法》和《青木瓜之味》都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作品,它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调换语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用加点词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法语写句子。(10分)

1) 李教师送晶晶进了医院。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风阵阵地吹,黄黄的叶子满地落得都是。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莺唱歌。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的味道很特别。

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1.这件事一定是他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块蛋糕比桌子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补充句子

(1)温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4)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