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例:冷得(像冰窖) 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________ 急得________
笑得________ 累得________
2、背诵与理解。
1.默写李白的《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3.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
5.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他翻动树叶,_________,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大自然的声音》
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
兆 桃(桃树) 跳(跳高) 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直 ____(______) ____(_____) 中____(______) __(____)
4、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批注:
时间:_______
地点:_______
人物:_______
1.请将方框里的批注补充完整。
2.这句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填序号)
A.梅兰芳藏身租界
B.日军占领上海
5、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柏树 一(______)野花 一(______)美景 一(______)风
一(______)包裹 一(______)战士 一(______)小猫 一(______)路
6、同步阅读。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几只小鸡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房檐底下有燕儿。
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开屏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蜜蜂采蜜真辛苦。
你拍六,我拍六,树上很多小斑鸠。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小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青蛙捉虫顶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鱼儿成群水里游。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人人知。
【1】这首儿歌一共写了(_____)种在空中飞的小动物。
【2】读一读,圈出下面带有虫字旁的字。
小鸡 孔雀 蜘蛛 蜜蜂 斑鸠 蜻蜓 青蛙 动物
【3】读一读,连一连。
孔雀 结网
蜘蛛 捉虫
蜜蜂 开屏
青蛙 采蜜
【4】“青蛙捉虫顶呱呱”的意思是( )。
A. 青蛙捉虫时会呱呱叫
B. 青蛙捉虫的本领很高
C. 虫子被青蛙捉到会呱呱叫
【5】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6】依照儿歌,再编两句。
(1)你拍 ,我拍 , 。
(2)你拍 ,我拍 ,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3】解释下列词语。
(1)游子:________________ (2)临:________________
(3)意恐:________________ (4)归: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
【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诗人在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话叙述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片段
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松鼠说河水深,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了脚步。
(1)从上面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2分)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这段说明了小马 。(2分)
(3)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办呢?(2分)
11、阅读与理解。
三峡之秋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以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古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4分)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2)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2分)
“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2分)
(3)文章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 , 显示了三峡
时的特点 。(4分)
(4)作者是按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景色变化的。请你在文中用“ ”划出来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5分)
(5)从文中找出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句子写在下面。
(3分)
(6)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 ,
热爱 的思想感情。(4分)
12、阅读园地。
蜘蛛同学来上课
①校园里显得格外清净,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下来。随着微风,树叶在抖动,每一片叶子都闪着光亮,似乎在和走过它身边的人亲切地打着招呼。
②楼道最东边的一间教室里,我和孩子们认真地上着阅读课,我们在一起读着《蓝鲸》。同学们被精彩的语言吸引着,好像看到了大大的蓝鲸,心里充满着对它的敬畏,似乎被领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③“哎呀!”突然有人大叫一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小李同学,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怎么了?”我急忙问。“老……老师……有蜘蛛……”她瞪大了眼睛,右手的一根手指指着桌子,身子往后躲着。我走近一看,果然,课桌上有一只小小的蜘蛛,棕灰色的毛茸茸的身体,长长的脚,在桌子上正儿八经地踱着方步。
④小李同学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教室里沸腾起来。有的孩子叫着:“讨厌的蜘蛛,快走开……”还有的甚至伸着小手喊:“摁死它,摁死它,别来捣乱……”我没想到孩子们会有这样的表现。看着他们瞪着眼、挥着小拳头的样子,我心里起了小小的波澜,面对小小的蜘蛛,你们怎么能……
⑤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注视着我,尤其是小李同学,眼睛里含着惶恐和不安。我该怎么办呢?
⑥我想了想,眼前一亮,我看了看小李同学,转过身大声说:“孩子们,蜘蛛同学和你们一样,他是要求来上阅读课的,咱们一起欢迎他吧!”“蜘蛛同学……”孩子们先是一愣,后来,笑了,有的还鼓起掌来。教室里又沸腾了。
⑦说话间,我轻轻地走到小李同学的桌子旁边,俯下身子,将蜘蛛轻轻一抹,让它恰好躺在的我掌心上。我把手平平地端在胸前,走到窗台边,手掌一覆,让它落在窗台上,我轻轻地说道:“蜘蛛同学,请你在窗台上听课吧,同学们会告诉你,他们发现了大大的蓝鲸的秘密!”孩子们入神地看着这一切。
⑧我的话音刚落,几个孩子竟然也轻轻地走过来。有的说:“欢迎你,蜘蛛同学,我们一起来上课吧。”有的孩子把头凑到窗台边,说:“蜘蛛同学,我来告诉你蓝鲸到底有多大吧。”小李同学也走了过来,她不再惶恐,对着蜘蛛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蜘蛛同学,对不起,刚才吓到你了吧。”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心里又一次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⑨“孩子们,我们和蜘蛛同学一起上课了。”那堂课,同学们上得格外开心。我倒真的相信,蜘蛛同学确实是来和孩子们一起上课的。
⑩是呀,无论是大大的蓝鲸,还是小小的蜘蛛,都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1】简要介绍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起因: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加点词“如临大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画“_______________”的句子都写到“我”心里掀起了“小小的波澜”,两次分别是什么掀起波澜?“我”的心情又有什么不同?
(1)第④自然段中,“我心里起了小小的波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自然段中,“我心里又一次掀起了小小的波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这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的。
【4】第③和第⑧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小李同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前后两个句子,表现出小李不同的心情,先是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
13、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读读课文,画掉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本文讲的是(宋耀如 宋庆龄)小时候(失信 诚实守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 诚信)。
(2)宋庆龄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不想去伯伯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
今天风真大。路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不时发出“呼呼”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撒落在地上的碎纸被风卷上天空,在灰暗的天空中飞舞。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是闭着嘴,眯着眼,吃力地走着。顶(①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②用头或角撞击;③对面迎着)风骑车的人,就像自行车运动员一样,弓着身,双脚吃力地向前蹬(dēnɡ dènɡ)着。我走进学校,操场上也是尘土飞扬。教室里的窗台上、桌子上、椅子上满是灰尘。
我想,我们在大力植树造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树林,这样才可以防御风沙,让可恶的风沙在“绿色长城”面前驯服。
【1】给文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解释。
【2】这篇短文主要写_______真大。
【3】写出短文中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先总写 ,接着分写了 、 、
【5】文中把 ________ 比作“绿色的长城”。
15、扩写句子。
1.雪花飘落下来。
2.星星撒满天空。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17、将“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1)散落的红枣被它逐个归拢到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头被大黄牛和草一起卷到嘴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表达花儿的开放)
________________,牵牛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照样子,写出你的观察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面的这段话。
那天,老师为我们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瞧,他那风度、神彩,简直是出色的一位演说家。他生动的讲述被同学们吸引住了。我不禁瞪大了眼睛,挺直腰板儿,注视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他的每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2)钱塘江口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钱塘江口地形特殊。
(用关联词语合并一句话)
(3)见到同学有难,我们一定要帮忙。(改写成反问句)
(4)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改写成“被”字句)
(5)画眉鸟站在树枝上叫。(改写成拟人句)
(6)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至少两处)
(7)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0、引述句改为转述句专项练习
1.老虎说:“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说:“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说:“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支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相信你是最棒的!
1.请以“快乐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把这一天中让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写出来,感情要真挚。
2.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一写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它和你之间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没有仔细观察过小动物,也可以写一写你喜欢的某一种植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