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德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雪”中的哪个字是错的?(  

A.记一一忆

B.压一一轧

C.雪一一碧

2、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一项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在上周五的射星行为,称其引发了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安理会提出,要在朝鲜的制裁名单上加入新的“机构和项目”。

B. 山西长治公务员录用考试舞弊案25日在市郊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其中,市人社局原副局长赵某因招收公务员犯徇私舞弊罪、受贿罪,二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C. 美国由于高调介入,中国在地区性问题上就必须与美国进行沟通,中国在与美国处理地区性事务的时候是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的。

D. 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从1978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9.9%左右。我们已经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的第2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càn   lán   撒手人huán

B.xuàn     不倦(

C.dàn   没(yān   得意(míng

D.想(xiá   zhuàn   不已(chà

4、下列各句中,交际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警察小王在5月6日送别刑满释放出狱的张三时说:“张三,永别了!”

B.当小翠坐在船上时,突然听到鱼篓中有很多鱼跳的声音,小翠说:“船家,我翻开鱼篓看看好吗?”

C.他是北方人,在南方地区工作时,南方人喊他“北侉子”,他称南方人“南蛮子”。

D.同事的母亲去世了,他发唁电说:“惊悉令堂离世,深感悲痛,请节哀。”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部分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在对责任的追究上,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存在着裁量畸轻畸重的问题。

②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才华横溢、绝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大家吃粽子、赛龙舟,追怀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③近年来,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强国复兴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此次普京众望所归,再次当选总统,表明俄罗斯民众对他高度信任。

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时常谈及从前的科研工作,条件异常艰辛,以致冬日里席不暇暖

⑤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错误。

⑥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然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等具体而微的问题,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香”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 五月和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做了铺垫。

C. 发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着意展示生活的美好,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的感恩与珍重的态度。

D. 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2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出星斗可触、让人神色惶恐的情形,突出了蜀道高峻的特点。

(3)猿在古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催人泪下,杜甫的《登高》中运用了此意象来表现夔州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郦道元在《三峡》中也用“____________”写出了三峡中猿鸣的特点。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2)“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诗经·卫风·氓》中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淡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把客人的洞箫声描摹得生动传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比喻,突出了乐声的悲凉、幽怨。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_____,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杜甫《登高》)

(4)____,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

(5)沙鸥翔集,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 (辛弃疾《破阵子》。

(7)兴于《诗》,立于礼,____. (《论语・泰伯》

(8)宜未雨而绸缪,_____.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欲速则不达;   。(《论语》)

(2).君子固穷, 。(《论语》)

(3).博学之,       ,笃行之。(《礼记》)

(4)     ,子姑待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左传·秦晋崤之战》)

(6)   ,用心躁也。(《劝学》)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8)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非常重视反省。比如《论语•学而》中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强调要经常反省自身荀子在《劝学》中还用“ _______________”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反省的重要作用。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他的儒雅风度。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王安石  [宋]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起始两句道出了山行的意图,意欲描写诗人外出和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 诗歌描写了诗人的装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脱离官场后已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 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看似逍遥实则有掩不住的寂寞凄苦。

D. 山岭佳色,已是日暮时分,林泉好音,更是冷寒时节,全诗至此呈现出一派冷瑟萧杀之境。

E. 诗中“直意”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大抵类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蕴的人生的真谛妙趣。

2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彼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B.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C.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D.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古代论说文体中一种,以议论为主,善于析理,析理透辟。主要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

B.诸候,指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诸侯独立于朝廷之外,掌握军政大权。

C.山西,崤山以西。战国时除秦外,其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故称山东六国。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首段通过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剖析,得出如果过于在乎外在事物,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

B.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而秦国却凭借不过千里山西之地艰难地夺得天下,统一了六国。

C.隋朝取得天下后,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那些谋臣、猛将基本上死在杨素手中,以至于发生了大变故。

D.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让天下人归附,他们心态平稳,施行的政策宽松。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的君主,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2)涂地而莫之救,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5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秦、隋统治者失去天下的主观原因。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年来,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选择的重大关头,总有一群青年勇立潮头,担负起挽救民族振兴国家的使命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宣传进步思想,用一份《新青年》开启一个时代;他们组建革命政党,领航中国革命,终于让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当新中国建设热潮兴起,他们在异国他乡爬冰卧雪战强敌,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他们在荒漠戈壁隐姓埋名,孕育出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当改革开放春潮乍起,他们创造出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世界看到了“深圳奇迹”;他们让蛟龙入海,让神舟飞天,让嫦娥奔月,让北斗组网;他们在山乡旷野挥洒汗水,催生脱贫致富的果实;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青年将迈出他们的青春步伐。

为庆祝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校团委将举行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