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吉林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所守或匪亲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可以横绝峨眉巅

2、下列选项中,关于琴的诗词与其作者及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B.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白居易《船夜援琴》)

C.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韦应物《听弹琴》)

D.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E.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苏轼《减字木兰花》)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忘乃父之志 泣下沾襟,何衰也

B.世言晋王将终也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

C.皆自人欤 祸患常积忽微

D.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方其系燕父子

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云销雨霁

B.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 而征一国者

D. 夙遭闵凶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的作者是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面对美好的大自然,诗人们有唱不完的歌。

B.《陈涉世家》 选自《史记》,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光,鲁迅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他号“饮冰室主人”,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课文告诉我们生活都要敬业与乐业。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文中的唐雎表现出了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大型甲骨文献集成于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当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也引发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28年至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0年迄今仍在继续的殷墟考古发掘,不仅使一座失落的商王国都城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随之确立。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就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层面。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当然,相比于过去,如今的甲骨文研究有很多有利条件,近些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较多,特别是许多地下简帛文献的再发现,如清华简、上博简、郭店简、包山简等。简文保留了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其字形变化的源与流,比以往考释甲骨文强调形、音、义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参照素材,方法论上比过去严密,视野也大为开阔,研究日趋精密化,应该纳入甲骨文例,将单字放在整体语境中,汇总各种资料信息以全方位深入分析其“多态性”字义词性。

要言之,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应认准方向,坚守底线,拒绝乱象,把握好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的深化发展趋势,在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不断进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它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

B.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是以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解析利用为主。

C.15次殷墟发掘引发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考古的持续发掘。

D.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各方始终高度重视甲骨文的研究工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以我国甲骨文研究的方法为论据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B.文章从甲骨文研究的重点、发展和成就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C.第五段把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论证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进步。

D.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证明了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殷墟甲骨文的历史文化的部分奥秘被揭开了。

B.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重要地位的确立。

C.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也是目前我国甲骨文研究的重要目的。

D.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结合了甲骨文例,分析了它的“多态性”字义词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轻松使曹军失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意从师学习的心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一词中,作者追问美景何时结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用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陶潜在他的《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说自己出仕那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说“__________。”

(2)《滕王阁序》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李密《陈情表》中开头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一上一下、太阳与急流的描写,突出了蜀道的险要。

(2)《逍遥游》中宋荣子认为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就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常有关于乐器声的描写,都能体现特定的情境特点,比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就颇具边地风貌。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

1陶渊明,自号_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吟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___________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已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社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坦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练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练,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赐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B.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营生计/笑而不答

C.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D.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C.江左,就是江东,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关右,就是关西,指潼关函谷关以西。

D.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察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受人倾慕。姚察十三岁在宣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太建初年,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他。

B.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后,免除赋税徭役,勉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C.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后有徐陵引荐他任史佐;至隋时,皇上下诏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

D.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生活俭朴。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

(2)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特殊时期,孩子“停课不停学”,宅在家里线上上课。请你描写一个这样的场景。要求:注意描写的对象和特定的氛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