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生物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器官是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都具有贝壳

2、下图为根尖的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成熟区上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  )

A.

B.

C.

D.

3、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4、下图所示为竹子与其临近竹笋的生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X由竹子运输到竹笋的方向。若X物质来自光合作用,则下列关于X物质及其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为有机物,由韧皮部运输

B.X为无机盐,由韧皮部运输

C.X为有机物,由木质部运输

D.X为水分,由木质部运输

5、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下列是小李同学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是小李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的几个步骤,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2】小李同学若在玻片上写的是“p”,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是(  )

A.p

B.b

C.d

D.q

【3】小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只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另一只眼睁开

B.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C.镜头上有灰尘时,使用洁净的擦镜纸清洁目镜和物镜

D.要将视野右下方的气泡从视野中移出,最快的方法是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4】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要看清洋葱内表皮细胞内部结构,往往要将视野调暗,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用凹面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镜,缩小光圈

C.改用凹面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镜,放大光圈

【5】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下列几种材料观察效果最理想的是(  )

A.一根头发

B.一张叶的下表皮

C.一片月季花花瓣

D.一片香樟树树叶

6、青春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容易冲动

B.心肺功能增强

C.神经系统发育更完善

D.身高突增

7、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或操作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或操作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碘液

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

调换物镜

D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5%的食盐水

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A.A

B.B

C.C

D.D

8、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森林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碘液

C.清水、碘液

D.自来水、碘液

10、下列甘蔗细胞含有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氧

D.糖类

11、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将留种地用网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缺水干旱

C.植被被破坏

D.食物链被破坏

12、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大树底下好乘凉

13、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A.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D——脚气病

C.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14、我们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常需上升或下降镜筒,下图能正确表示下降镜筒操作要点的是(       

A.

B.

C.

D.

15、下列是细胞中所含有的几种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核酸

16、下列所述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A.小明仔细观察四只猫仔,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B.小华解剖玉米种子,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

C.小丽记录池塘周围生长的植物种类,并讲给同学们听

D.小忠和小超一起拆卸机器人,研究机器人的构造

17、小文同学看见有一只蚊子飞过来,她抓住了蚊子想观察蚊子足的结构特点,她最应该选用的方法是(  )

A.用肉眼直接观察

B.用放大镜观察

C.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18、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种子

C.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金鱼藻有种子外被果皮

19、科研人员对荷花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被生活污水污染(如磷等)的水体中种植等量的荷花,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荷花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B.三个地点水体中总磷的含量都降低

C.4~5月,地点3比地点2的荷花吸收磷的速率快

D.荷花净化污水效果最好的时间是7~8月

20、夏天吃西瓜清凉解暑,切开西瓜会流出很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2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这和男性睾丸与女性卵巢分泌的________有关。另外,________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23、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这是生物     的具体表现.蚯蚓能够改良土壤,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这是生物能够  的具体表现.

 

24、自然界中有些植物茎内一部分细胞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这一部分细胞位于茎的______

25、如图所示,在人体肺内,从外界吸入的氧气通过[③]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两层壁均由一层__细胞构成.

26、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和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成为________ 因素,这个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 因素和________ 因素。

27、______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变大与细胞的____________和分化是分不开的。

2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提示的是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和水分,它们之间是_____________关系。

 

29、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______

30、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测得的数据完全不同,这说明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表.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对比.

(4)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显微镜握镜的部位是镜座。   (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问题。

(1)我们的眼睛通常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指的是_____;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指的是_______

(2)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位于_____上。

(3)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_____的调节作用。

(4)有一位失明患者,经检查后眼球的结构完好,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结构________发生病变。

(5)青少年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装有哪种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

A.凹透镜

B.凸透镜

3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设计中,实验装置要形成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作为对照。

(3)得出结论: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我们要把鼠妇放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