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对比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组成:二者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性质:二者都不能供给呼吸,都有毒

D.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可用于做燃料

2、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Fe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3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得到0.l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Al

B.Mg和Zn

C.Fe和Mg

D.Fe和Al

3、判断某溶液呈酸性的方法可行的是

A.闻气味,有无刺激性

B.根据溶质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滴加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化学符号含义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H+ ③2H ④H2   

A.①和②所示微粒的质子数不相同

B.②和④所示符号都具有宏观含义

C.①和⑤表示的微粒相同

D.③和④均可表示2个氢原子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③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④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6、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最大的决心和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时刻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夏天尽可能将空调温度调到24℃以下

B.出行时少开私家车,多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

C.在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以旧换新

D.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用非化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

D.玻璃破碎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科学思维: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9、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处理得当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油污,可加入洗洁精清洗

B.铝制品表面变暗,立即用钢丝球擦洗

C.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0、有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常做食品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见的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会和任何物质反应

D.水中的鱼虾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反应

C.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2、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这里的“钠”指的是

A.物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3、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

B.1个H2SO3分子中含1个SO2分子

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

D.H2SO3的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C.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15、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MgH2 + 2HCl = MgCl2 + 2H2↑)   

A.理论上,制氢过程中无需再补充ZnFe2O4

B.反应Ⅲ中氩气用作保护气

C.该循环制氢过程中,不断被消耗的物质是H2O

D.反应Ⅱ产生的H2和反应Ⅲ所得MgH2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H2质量相等

16、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17、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O2

CO

点燃CO

C

H2O

色素

加入活性炭吸附

D

自来水

可溶性杂质

蒸馏

A.A

B.B

C.C

D.D

18、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不符合题意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H2SO4═CaSO4+CO2↑+H2O

B.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CO+H2O═H2CO3

C.证明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Cu+2AgNO3═Cu(NO32+2Ag

D.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20、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H2O、Fe3O4

B.酸:H2SO4、CH3COOH

C.碱:Mg(OH)2、Na2CO3

D.盐:NaHCO3、AgNO3

2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有刻痕

B.将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分别向碘和高锰酸钾固体中加入汽油,仅碘溶解

22、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铒是金属元素

C.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D.铒的元素符号是Er

2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工业上用黑钨矿(生要成分为钨酸亚铁,化学式为FeWO4)冶炼钨的原理中涉及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H2O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FeWO4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为+6

D.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为W

24、在科技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当下,飞机已经从一种奢侈的出行方式,逐浙波变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第一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机,在结构选材方面充分考虑了材料的成熟度与先进性。C919使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钛合金

B.碳纤维

C.铝锂合金

D.钢

【2】飞机的燃料来源于被称为“工业血液”的化石燃料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小英同学在飞行的飞机上感觉气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因为飞机舱内不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偏高

B.可能是因为舱内放气使气压减小引起的“高原反应”

C.可能是精神紧张导致,尝试转移注意力,深呼吸

D.为使舱内空气流通,可打开紧急安全门

2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通入氧气,点燃

C

比较铝合金和铝的硬度

相互刻画

D

除去水中少量泥沙

过滤

A.A

B.B

C.C

D.D

2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

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

(1)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2)用该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

28、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物质名称

_____

_____

氢氧化钡

_____

硝酸钠

化学式

_____

Fe2O3

_____

H2CO3

_____

物质类别

单质(稀有气体)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3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A.明矾  B.金刚石 C.氢气  D.钛合金 E .氮气 F.甲烷

等几种物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用于切割玻璃    ;(3)用于净水      ;(4)可用于人造骨骼的是   ;(5)作为未来发展最理想的燃料是  

 

31、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标明的矿泉水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质主要成分(mg/L)

偏硅酸(H2SiO3

28.9~42.9

锶(Sr2+

0.01~0.32

碳酸氢根(

173~205

5~45

氯(Cl-

1.0~8.0

钠(Na+

45~70

硫酸根(

16.06~19.5

钾(K+

0.5~2.0

2.5~7.5

pH

7.8±0.5

(1)碳酸氢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画出Mg2+的结构示意图______,写出一种与Mg2+电子数相同的阴离子符号_____

(3)请在偏硅酸中标记出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请写出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实验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下图是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3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x=_____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

(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①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②图中的X是氢氧化镁,其受热可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33、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

等浓度的双氧水

固体粉末

固体粉末的质量

实验温度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50

20

6

50

30

15

a

40

20

50

20

5

50

20

由实验Ⅱ和______可知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若实验Ⅲ中,______,也可对比得出此结论。

实验Ⅳ和V对比能得出______,但还不能证明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_一定不变。

经验证,硫酸铜也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4、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原子______

②钾离子______

③标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④4个铵根离子______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______

②“2”表示______

3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其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净化处理得到的,用___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36、5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Fe+ Fe2SO43 ═3FeSO4

资料3:SO2 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资料4: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2除资料2外,溶解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4请你就如何处理我们日常生活垃圾提一条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

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很多

【解释与结论】

(1)CaCl2在水溶液中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写出钙离子、氯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_____________

(4)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6)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_______

(7)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8)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提示:实验方案需要写全操作、现象、结论)

3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_______

(3)C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越剧烈

(4)下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1)在探究水的组成时,将水通电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某地区的水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填“硬水”或“软水”),为使衣服能洗干净,你给他提出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_.

(3)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意义是_________

40、小刚同学在完成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实验:

1)将铜绿粉末用_____加到试管中,观察到铜绿是_____色粉末。

2)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的_____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_____,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绿粉末逐渐变成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出现,当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又观察到_____

3)小刚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试管炸裂,请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列举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