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A.漫反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造了用来观察人体内脏的内窥镜。

D.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2、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 ,则该车牌号码为(  )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

3、如图所示,前后两块相邻透镜的焦点恰好重合,从光源S点向右发出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先后经2个凸透镜折射和一个凹透镜折射,在ABCD四段光线中,其中描绘错误的是(       

A.A段光线

B.B段光线

C.C段光线

D.D段光线

4、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5、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6、如图所示,这是同一示波器上出现的两种声音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判断出这两种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性中相同的是(  )

A.音调和响度

B.音调和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只有音调

7、图是一款3D打印笔,使用时在笔中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加热一段时间,塑料条受热变软、变稀后被挤出,在常温下可制成各种立体造型。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固

C.汽化和液化

D.熔化和凝华

8、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40m/s

C.冰的密度约为1.2g/cm3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9、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到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

C.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漫反射

D.一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可能不变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巨型稻的亩产可达800kg。请根据图估测巨型稻的高度约为(  )

A.0.5m

B.1m

C.2m

D.5m

11、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的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在住宅窗户上安装空心玻璃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在居民小区跳广场舞时,减小音箱的音量

12、如图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甲、乙两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情况。下列关于这两种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镜面反射

B.均为漫反射

C.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均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禁止鸣笛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隔墙有耳—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D.闻其声,知其人—声音能传递信息

14、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4日,今年第二次日环食现身天宇。下列选项中,与此天文现象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笔在水中“折断”

B.海市蜃楼

C.夜间路上清晰的路牌

D.墙上的手影

15、下列图片中,关于器材的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用mm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2.20cm

B.停表读数为337.5s

C.把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D.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天平平衡

1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7、小红在暑期乘坐高铁出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图所示是她坐在高铁上的情形,小红结合自己所在列车的运动情况判断窗外列车的运动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①若小红所在列车相对地面静止,则窗外列车相对地面一定运动

②若小红所在列车相对地面运动,则窗外的列车相对于地面一定运动

③若小红所在列车相对地面运动,则窗外的列车一定与其反向运动

④若小红所在列车相对地面运动,则窗外的列车可能与其同向运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小雪利用休息日骑自行车旅行,经历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她将自己的部分路程﹣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段的运动速度是50m/s

B.乙段骑行了500m

C.丙段的运动速度最快

D.丁段的骑行时间为250s

19、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0~1s比3s~5s运动的慢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D.物体在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20、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21、如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他从A点起始,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时到A点的距离s,并记录在下表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位置

A

B

C

D

E

F

0

4.4

7.8

10.2

11.6

12.0

A.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在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D.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

22、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23、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

24、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2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图乙中图线①、②是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象。两次运动的时间相同,拉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W1______W2P1______P2。(选填“<”、“=”或“>”)。

27、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大”或“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2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

2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________F,正方体的密度ρ________ρ,若沿水平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将甲、乙两正方体的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剩余部分的压强p_________p(均选填“>”“<”或“=”)。

30、如图所示,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4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______N。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由此,把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是______运动;(选填“分子”、“原子”或“物体”)

(2)布朗的实验中,实质上反映了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水”、“花粉”或“空气”)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

(4)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____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32、如图所示,一冰块放入烧杯中,对杯底的压强为p1,对杯底的压力为F1;当冰熔化成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对杯底的压力为F2。则p1_______p2F1_______F2。(选填“>”“=”或“<”)

33、2020年11月19日,长春市经历了一场冻雨,图甲是冻雨后某小区的健身器材,上面的冰柱是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雨也导致了停电停水,很多市民采用化雪为水的办法解决部分生活用水,如图乙,放在房间里的雪变成水的过程中会导致房间内的温度 _____

34、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___________J,支持力对购物车做功___________J。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____,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1);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2),读出体积并记录;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所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量筒中水的质量m1/g

大理石的质量m2/g

大理石的体积V2/cm3

大理石的密度/g·cm-3

___

_____

___

20

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汽车先用60km/h行了40min,又用90km/h行了20min,则它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7、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出发,目的地为天津,全程约120.6km,列车全程行驶了30min。请解答下列问题:

(1)动车组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

(2)如图是北京到滨海列车时刻表。列车若以速度v行驶到滨海,求北京到滨海的距离;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v完全通过一座长805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C2567时刻表正晚点

车站名称

到达

出发

停留

北京南

--

09:46

 

天津

10:16

10:20

4分钟

塘沽

10:37

10:39

2分钟

滨海

10:49

10:49

 

 

38、一个铁球质量是79 g,体积是30 cm3,已知

问:(1)该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是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为4N,请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画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41、图中的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做匀速运动,请画出它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