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辽源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唐宋以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印刷技术的发展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3、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 北宋四川

B. 唐代长安

C. 南宋临安

D. 北宋汴京

4、号称“万里长城”的明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居庸关、嘉峪关

B.山海关、嘉峪关

C.辽东、临洮

D.鸭绿江、嘉峪关

5、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海南

6、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说明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均田免赋”

B.推翻了明朝统治

C.山海关大败清军

D.建立了新的政权

7、如图的行政系统简表呈现的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隋唐时期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8、“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当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尤其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原因有(   

A.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不利于政权的稳固

B.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C.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财政支出

D.注重发展文教事业,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9、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10、唐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朱温 B.陈胜 C.黄巢 D.安禄山

11、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主要是为了

A. 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B. 收回军权 C. 防止武将跋扈 D. 提高文人待遇

1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中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13、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1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一统

15、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有一些少数民族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党项族

16、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白瓷   C. 唐三彩   D. 冰裂纹瓷器

17、清朝时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设置军机处

C. 大兴“文字狱”

D. 设立锦衣卫

18、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  )

A. 爆发的主要原因 B. 演变的基本过程 C. 体现的根本性质 D. 产生的重大影响

19、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20、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宋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的《牡丹亭》。

22、《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帝王

(1)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人民称为“天可汗”。——     

(2)他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把都城从应天迁到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洋。——      

(3)他建立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4)他在位期间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24、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的运河。

25、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26、十一世纪上半期,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___族建立了西夏政权。

27、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28、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29、"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3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

(1)辽_______

(2)西夏_______

(3)金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试图

材料二:中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闹,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黄光任《女皇》

材料三:“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五: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1)材料一中的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的“她”为此制度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3)宋朝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所描述的现象?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代把这个制度发展成什么形式?

(5)依据材料四和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