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攀枝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  )

A. 政治腐败 B. 出现宦官专权 C. 出现藩镇割据 D. 爆发自然灾害

2、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  B. 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875年,最终因兵败自杀

C. 黄巢起义军曾占领长安,建立了大梁政权  D. 黄巢起义军是在唐军的多路大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4、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城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下列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③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术

④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

C.推行行省制度 D.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6、被西北各部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D. 郑和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8、文学家郭沫若曾撰写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歌颂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林则徐

9、唐都长安城里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瓦肆

B.坊

C.市

D.行

10、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天祥抗元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11、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12、“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每年九月,由县令、佐主持,分地计量,确定每一方田的地势形状和土质好坏,计其肥瘠,定其色号,分土地为五等,作为均税的依据”,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一项?(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13、某校七年级学生研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从以下两幅图片得出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十分兴盛 B.清朝前期,尤其是乾隆时期,人口迅速增长

C.清朝前期,苏州是十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D.人口的增长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14、北宋建立的时间是

A.916年 B.960年 C.930年 D.961年

1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杯酒释兵权 D.隋大运河

16、《红楼梦》将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市民生活以小说的形式进行了描写,内容丰富 ,详实,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和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红楼梦》中,作者多次提及清朝最高统治者巡视江南的故事。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清朝建立者属于同一民族的是

A. 吐蕃 B. 西夏 C.  D.

2下列回目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A.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B.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C.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D.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3《红楼梦》中记载了20多处中医方剂,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医药学修养。中国古代对中医药物、药方介绍最为全面的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4《红楼梦》中对“西洋药物”的介绍仅有两处,不到中医药介绍的1/10。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医祛病除根,治疗效果好 B. 闭关锁国,阻碍中西方医学交流

C. 西医打针、手术等方式,疼痛程度高 D. 西医治疗效果差,受到人们抵制

17、北宋时期,由于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交子

B. 会子

C. 关子

D. 五铢钱

18、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这一时期建立的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19、下列作品具有“方折峻丽,笔力险劲”特点的是(   )

A.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碑》   B. 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

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D. 王羲之的《兰亭序》

20、学校话剧社正在排演话剧“宋人的一天”,下列场景不应该出现的是(  )

A. 瓦子里看杂耍   B. 用交子买东西

C. 使用瓷器饮茶   D. 因读诗词入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同学们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________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年,中美建交。

(4)2001年12月,我国加入________,这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2、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3、唐朝时西行到天竺,舍身求法的高僧是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唐朝文化的高僧是________

24、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2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_;明朝长城西至_______

26、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7、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_____垄断,选官看重____,不太注重才能。

28、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9、措施:(1)宋太祖重用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____,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局面。

30、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举出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

材料一: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提高各级官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唐朝对官员文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开科考试是贯彻按才学选官原则的前提;设立科目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中后期,进士科成为宰相等高级官僚的主要来源,凭借高官子弟特权进入仕途的宰相人数急剧减少。同时,地方的中下级官吏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断加大。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科举制度实施的作用。

材料二:一个地区经济文化越发达,进士人数就越多。北宋科举制没有地域名额的限定,完全按才能录取。因此北宋所录取的进士里,其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欧阳修言:“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能进士得少。”

--摘编自刘俊丽《宋诗作者队伍的定量分析》

(2)北宋科举录取进士的地域分布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