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是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张杰的《少年中国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B.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C.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D.张杰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2、杯内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则该物质此过程(  )

A.要放热

B.质量变大

C.温度可能不变

D.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C.当入射角减小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10°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

A.35km

B.2100km

C.70km

D.32.5km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过A点以入射角i=45°照射在液面,其反射光在固定的水平光屏上形成光斑B,如果液面下降时,则光斑B(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固定不动

D.无法判断

7、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

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

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8、下列说法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初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B.人的正常体温约46℃

C.人头发直径约1cm

D.人跑步的速度约20m/s

9、前几天小泽妈妈买了一个水果萝卜,结果萝卜"糠"了,但是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 只是变轻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虽然“糠”了的萝卜"变轻了",但密度没有改变

D.“糠”了的萝卜密度变小了

10、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味道,而且还可以评价。“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振幅大

C.响度大

D.音色好

1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错误,只要避免错误,并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平行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

1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C.受力物体不能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4、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15、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20m/s,乙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s甲、乙两车相距100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m

16、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

A.2.5mm

B.2.5cm

C.5dm

D.10mm

1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树下阴影

C.小孔成像

D.激光准直

18、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

A.   

B.   

C.   

D.   

19、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20、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21、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一脚将足球踢进球门。若说球门是运动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地面

B.运动场

C.坐在看台上的观众

D.空中运动的足球

22、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23、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B.   屏幕上的“手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街头路口的“凸面镜”

24、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___________镜,它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使叶子的温度升高,而将叶子烧焦。

26、请记录将如图所示图中四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和单位)。

(1)木块的长度 _____

(2)秒表读数 _____

(3)速度表读数 _____

(4)弹簧测力计读数 _____

27、如图所示,A、B为两个实心均匀的长方体,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的底面积之比为3:4,高度之比为2:3,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则A、B的重力之比GA:GB=____________;如果将A、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高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叠放后使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保持不变,则A、B被截取的高度之比=____________

28、(1)一个鸡蛋重约0.5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________

(3)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__.

(4)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____

 

29、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另一个物体叫做_____

30、如图所示,是八年级同学自制的温度计,当他把自制温度计小瓶放在热水中时,发现液柱上升了,说明小瓶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关于液体体积膨胀,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这是因为___________变大的缘故。当把小瓶放在温度更高的水中时,他发现液柱超过了管口却没有留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1、学习八年级物理后,小明分析从圆形鱼缸侧面看到的鱼比实际要大些的原因,他抓住影响问题主要因素是鱼缸的_______特征,忽略了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鱼缸材质等,从而构建了_________的模型,就可以解释鱼看起来变大的原因。

32、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 牛,受到的压强是______ Pa,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强为______ Pa。

33、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他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圆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小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_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_(实/虚)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改变/不变)。

34、小王在河边玩耍看见清澈的河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该对着鹅卵石的___________照射(选填:上方、下方、正对方向)。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小车代替木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_____________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

(3)实验时应使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状态。

(4)小明发现同时向左盘和右盘中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他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为两个力大小相等。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华利用透明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出了物块和鹅卵石的密度,其测量方法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小华将物块放入水平桌面上的水槽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

B.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在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1.4cm;

C.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物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9 cm。

请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g=10N/kg,ρ=1.0×103 kg/m3

(1)正方体物块的密度;

(2)鹅卵石的密度。

37、如图所示,请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图A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________能;

(2)图B中所示的情景中(小孩推开了门),你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中盛有0.6kg的水,水深5cm,(ρ=1.0×103kg/m3),求:

(1)容器和水的重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的杠杆,在的作用下平衡,分别画出的力臂

40、画出图中动力臂及阻力臂

 

41、如图所示,请你作出人眼在A点位置看到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光路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