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宋灭亡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统一蒙古 ⑤蒙古军队灭西夏
A. ④⑤③②①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①⑤④②③
2、它是我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被称为“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它”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明长城
3、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之一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认为“华夷(‘夷’指外国人)深交必生变乱”。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实行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发展经济
C.稳定边疆地区 D.与民休息
4、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5、“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李自成
D. 康熙帝
6、明朝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种种原因使它逐步走向覆亡。“种种原因”包括( )
①政治日益腐败 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③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④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9、他写过《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留下了大量名篇佳句,被人们誉为“诗仙”,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辛弃疾
10、两宋时期,手工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对两宋手工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③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④南宋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明长城东西起止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D.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
12、习近平说:“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那么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人才强国战略
B.三步走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3、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材料所述成就可能收录于:( )
A.《三国演义》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4、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 赵州桥
B. 兵马俑
C. 故宫
D. 长城
15、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爆发于
A.隋炀帝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隋文帝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16、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城最大的王朝。为了管理全国,元朝在地方实行(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行省制 D.设立三司
17、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内陆农耕文明的国家,不善海战。而荷兰则是大航海时代的海上强国,海上军事实力冠绝全球,两国相比似乎高下立判。明末打败这个“海上强国”的中国人是( )
A.史思明
B.郑成功
C.朱元璋
D.安禄山
1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亦竞为之用”(意思被武则天提拔任用)的“英贤”有( )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宋濂、郑和
19、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泉州 B.苏州 C.广州 D.景德镇
20、千百年来,我国的制瓷业一直兴盛不衰,活跃繁荣。举世闻名的青花瓷器,主要出产于( )
A.景德镇
B.越窑
C.定窑
D.哥窑
21、请写出建立下列政权的民族:
(1)辽—— (2)西夏——
(3)金—— (4)元——
22、明代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的皇帝是________。
23、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4、填空题。
政权名称 | 建立者 | 都城 | 民族 | 建立时间 | 灭亡时间 |
隋朝 |
|
| 汉族 |
|
|
唐朝 |
|
| 汉族 |
|
|
北宋 |
|
| 汉族 |
|
|
辽 |
| 上京临潢府 |
| 10世纪初 |
|
金 |
| 会宁 |
|
| 1234年 |
西夏 |
|
|
| 11世纪前期 | 1227年 |
南宋 |
|
| 汉族 |
| 1276年 |
25、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26、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7、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它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28、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9、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30、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商业十分繁荣。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前期),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丝织业、棉织业……制糖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湖北的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请列举两项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业?
(2)材料二中“宋代海船能准确辨别航向”与哪一发明的应用有关?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具有很高水平?该行业的发展支撑了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中国商船踪迹最远可达哪些地方?
(3)材料三中提到的“玉米、甘薯”何时引进中国?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农业发展将给社会和其他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所述现象出现于哪一时期?综合以上材料,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