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河水中的水草
B.草原上的兔子
C.池塘中的生物
D.一片森林
2、海洋创造了无数神奇与美丽的物种。海底竟然生活着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软体动物——叶羊海蛞蝓。它吃了海藻之后,会把海藻体内的叶绿体“据为己用”,然后使用这些“抢来的”叶绿体为自己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
A.原料
B.产物
C.场所
D.条件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有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芽孢生殖
4、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防腐剂的过量使用
B.水分散失
C.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D.环境温度过高
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螳臂当车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最新耐盐水稻“超优千号”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袁隆平培有耐盐水稻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种类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
7、某热带原始雨林是80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丰富的个体数量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有杆状、球状等不同形态,在我们身边肉眼随处可见
B.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
C.一个芽孢就是一个生殖细胞
D.所有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9、下面关于真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些真菌会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真菌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C.青霉和曲霉是由许多菌丝构成的
D.真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10、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是( )
A.保护外来物种,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
B.物种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C.进行科研的“天然实验室”
D.宣传自然保护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11、下列关于人体DNA、基因、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每条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C.每对基因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
12、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放到冰箱里就可以了
B.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食品密封就行
D.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13、如图表示青蛙和天鹅生殖和发育特征,阴影部分可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 )
A.有性生殖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卵外有卵壳保护
14、从获得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惊弓之鸟”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飞蛾扑火
B.蜻蜓点水
C.老马识途
D.蜘蛛结网
15、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助“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的是(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起圆形舞或“8”字舞
C.黑长尾猴发现地面和空中敌害时发出不同叫声
D.蚊子凭借哺乳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寻找猎物.
16、下列动物行为的实例,叙述正确的是( )
A.熊捕食是生殖行为
B.蛙的抱对是社会行为
C.狗遇到陌生人狂吠是觅食行为
D.雁南飞是迁徙行为
17、云南闭壳龟是世界濒危物种,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下列动物中,与其属于同一动物类群的是( )
A.石鳖
B.蝮蛇
C.企鹅
D.金雕
18、如图是染色体的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是DNA,②是基因
B.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人的精子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
D.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9、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红布上,实验者先背对红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20、下列各种生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有( )
①虾 ②涡虫 ③蚯蚓 ④蜘蛛 ⑤鲸 ⑥鲫鱼 ⑦珊瑚虫 ⑧海蜇
A.①②③④⑦⑧
B.①③⑤⑥⑧
C.①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⑥⑦⑧
21、印度曾经有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了屋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进入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的“狼孩”。请根据资料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是___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很象狼的行为。这说明正常人的很多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________行为。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的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更能适应各种环境。
22、鱼不停的吞水和吐水,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氧气含量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
23、美国科学家米勒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生成________
24、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微生物的_________。
25、老年人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大于2/3,骨的弹性________,容易________,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爱老年人,防止他们跌倒。
26、你认识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有那些?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_____)
27、四川泡菜主要采用的菌种是________,酿酒主要采用的菌种为________。
28、__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由__、花柱和__组成.
29、下图(1)图A表示 动作,图B表示 动作。
(2)①表示 ,在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 则处于 状态,在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0、人类的性别主要是由 决定的。
31、
32、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
33、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小明欲对熟悉的生物深入了解,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群,了解不同的类群的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小明首先将生物分为两支,其依据是________不同。这种研究生物的科学方法称为________。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仅具有茎、叶分化的是_______,玉米、向日葵主要利用__________繁殖的。
(3)小明又将上述动物划分为两类,其中蝗虫、蚯蚓为一类,黑猩猩、鲫鱼、青蛙、海龟为一类,你认为这样划分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不同,如青蛙用_______,鲫鱼用_____呼吸。
(5)图中黑猩猩大脑发达,行为复杂,幼年时期就会模仿同类,学会用树枝“钓”白蚁。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划分,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
34、在日常生活中,馒头变质发霉、水果上长“毛毛”,那是霉菌。细菌肉眼看不见。其实,在你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___、有机物等。
(2)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包括以下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
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②①③④
(3)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菌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__。这样的生物叫___生物。细菌没有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细菌是靠___进行生殖。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___来繁殖后代。
(5)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 生长和繁殖。低温冷藏属于___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