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的国家主席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康生 D.张春桥
2、下图是某国为纪念1971年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而发行的枚邮票。这次外交胜利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日建交
C. 中美建交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4、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海南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口市和东方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儋州洋浦开发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5、黄继光、邱少云有哪些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
A.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B. 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危不顾自己的生死
C. 英勇牺牲,至死不渝
D. 为了中国人民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6、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7、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A. 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提到“划时代”中的“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因为它开启了新时期。这里的“新”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到城市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9、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
A.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0、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称赞它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若是当年的报刊头条有刊载,我们可以在网上检索的时间是( )
A.1950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49年
1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①制定了“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先进了科技成果 ②香港和澳门回归
③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观”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 民族团结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祖国统一
D. 外交成就
1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4、图片无言,历史有声。如图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5、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
A.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D.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16、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理政总方略,这一总方略被概括为
A.新发展理念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7、1999年12月20日,终于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18、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9、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
②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学术领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使祖国大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解放战争胜利
D.港澳回归
2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2、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4、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6、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30、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3、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英雄人物和模范先锋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 (见图四、图五)
材料三 青山凝噎,邛海含泪。(2019年)4月4日上午起,社会各界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送别在3月30日发生的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位救火英雄,西昌市和木里县降半旗,为30位烈士默哀,30个家庭的父亲、儿子、丈夫,为了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化为英灵,魂归森林。
——新华社成都4月4日电《青山为证浩气长存——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群像》
材料四 然而曾经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网络空间,还是艺术作品中,一度出现恶搞历史、抹黑英雄的现象,一些人罔顾事实质疑一切,恶搞戏说颠覆主流,不但伤害先烈亲属感情,更以历史虚无主义混淆公众视听,误导大众认知,流毒甚深。
——摘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网评:缅怀英烈的英雄情怀》
材料五 2014年,我国设立烈士纪念日。从此,每年的9月30日,习近平都出席纪念活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英烈丰功伟绩。
——摘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习近平的英雄情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这场伟大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图二、图三反映了两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壮烈牺牲的场景,请你写出并铭记这两位英雄的名字。
(2)材料二中图四和图五的历史人物是新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感动中国的先锋楷模,请你分别写出这两位先锋人物的姓名和荣誉。
(3)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中华民族也崇尚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历史不可抹黑,英雄不容亵渎,这不仅是慎终追远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更是身为后来人应有的良知和敬畏。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追随着总书记的脚步与目光,读懂英雄、读懂先锋人物的精神?怎样才能收获“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答案,从而在心中铸就一座无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请你围绕这一主题,联系相关历史知识,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表明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史论结合,主题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信息,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