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粮食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7公斤,这则材料说明了( )
A.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B.土地改革巩固了新政权
C.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土地改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3、某学者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这一“经济政策”指的是
A. 进行三大改造
B. 打土豪、分田地
C.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 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 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②各民族风情一致③各民族互相影响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交付海军,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的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东海舰队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6、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和平解放 D.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7、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放经济开放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朱德 B.林彪 C.叶挺 D.彭德怀
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不包括
A.共同的社会制度 B.维护民族独立
C.反对殖民主义 D.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10、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这主要反映了铁路的修建
A.废除了藏区的民族压迫政策 B.使西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C.彻底改变了当地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D.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安康
11、建国后,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不畏艰难,独立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并在1964年爆炸成功,下列几项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的是: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可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故事,展现了变革时代不同人物的 命运以及激荡热情的岁月。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实行单一的平均分配制度
13、下图为中国国家邮政局2001年12月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的纪念主题应为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华民族筑成新的长城》
C.《热烈庆祝中国申奥成功》
D.《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
14、我国所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15、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中是盟友,战后却成了敌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不同
B. 意识形态不同
C. 国家领导人的更换
D. 国家利益至上
16、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17、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兴办纺织业 B.学习西方采矿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8、“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和高度自治权 D.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9、下面的叙述中,不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A.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
B.第一次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20、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21、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23、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4、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5、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6、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7、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9、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30、⑴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文献是《_________》。
⑵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是《_________》。
⑶新时期我国的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_________。
3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2、请回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3、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初的哪一行为说明中国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一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怎样的发展?
(3)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21世纪,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你认为生长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