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肇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美国帮助

B.中美两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D.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海南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口市和东方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儋州洋浦开发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

A.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B.发动“文化大革命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

①面对美国的侵略,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

②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

③ 中国军队应朝鲜共和国的邀请,出兵朝鲜

④帮助朝鲜,与中国利益无关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  )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尼克松访华

9、1956﹣1966年我国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是。

A. 导弹驱逐舰

B. 导弹

C. 国产歼5型战斗机

D. 核潜艇

11、古往今来,英雄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最可爱的人”是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下表中所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整治民风民俗

14、确定主题整理知识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主题之下整理在一起的(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北伐战争     ④黄埔军校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C.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起步

D.国共对峙的内战硝烟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16、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邓小平理论

17、第二炮兵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2012年12月21日下午在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举行。这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积极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最主要的任务是

A.对敌人前沿阵地实施打击

B.核反击任务

C.防御任务

D.防空任务

18、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 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含义是

A.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B.土地归全国农民共用

C.土地归农民个体所有

D.土地归农村乡镇所有

2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海军成立。

23、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4、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5、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26、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7、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8、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9、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

1)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西藏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请你说出我国另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

3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1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92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2)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4)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92周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