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常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纪念金币发行于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20年

2、每当你参加升旗仪式,被那雄壮的国歌所感染时,你知道被定为国歌的是哪一首歌吗?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我的祖国》

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是在( )

A.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 B.第25届联合国大会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

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告的世界历史意义是

A.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构想

③“一国两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 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C.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香港、澳门回归

8、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合作化

10、历史照片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如图记录了“三大改造时,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的场景,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这位农民当时应是什么组织的成员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四人帮”集团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1、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⑤海南岛

⑥广州

⑦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⑥⑦

12、某历史兴趣小组要举办“一五计划成功展”,他们找到了以下的图片,其中不适合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轿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3、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学习卡片,该学习卡片的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请问其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伟大的历史转折

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外交事业的发展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主导“三国同盟”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匈帝国

15、(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中国众多院士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工程院院士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A.袁隆平

B.蒋道平

C.南仁东

D.屠呦呦

16、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下列作品反映解放后土地改革的是(  )

A.《暴风骤雨》 B.《林海雪原》 C.《保卫延安》 D.《红岩》

18、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六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19、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 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20、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2、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23、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4、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8、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9、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30、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2、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谁?他有什么贡献?(任举两例)。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根据材料一,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3)结合材料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个事例

材料四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5)结合所学,总结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