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庆龄在一次会议上发言说:“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 建立起了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国际主义 ④同仇敌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
A.十世班禅
B.李维汉
C.阿沛·阿旺晋美
D.博古
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
5、2018年,福建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这一成果展的是( )
①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②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川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8、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这是一支
A.陆军部队 B.空军部队 C.海军部队 D.导弹部队
10、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属于严重失误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下列有关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及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综合国力的增强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D.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会议
1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开创性措施是( )
A.加入合作社
B.自愿互利
C.打击非法经营
D.赎买
1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屠呦呦 B.周恩来 C.袁隆平 D.刘少奇
15、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历史事实),哪些是观点(对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全面展开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农村乡镇企业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D.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该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16、1962年,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指出:“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了应对“天灾人祸”,中共中央决定
A.掀起“大跃进”高潮 B.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17、以下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18、下面的图示反映了
A.交通工具的发展 B.通讯方式的变迁
C.社会保障的完善 D.生活方式的改变
19、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与这段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 ( )
A.北伐战争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战争
20、“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请你判断习主席所做的这首词追思的是谁?
A.邓稼先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2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2、“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4、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2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1、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大会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怎样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