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举行开国大典 B. 开始一五计划
C. 完成三大改造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下列成就中属于是一五计划时期完成的是
A.上海大众 B.武汉钢铁基地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大庆油田
3、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异成绩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列不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4、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主平等制度
D.加强民族团结制度
5、“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么,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年,我国
A.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了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
C.设海南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6、1979年之前,广东等地人民生活艰难,“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2019年3月12日,中国财政部发表声明,新规划的粤港澳大湾(高科技)区将向境外人才提供个税优惠和补贴。这将吸引更多的香港优秀人才到大湾区发展。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 改革开放的历程
C.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家比技工伟大
B.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发明家主要来自非凡才能的技工
D.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B.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9、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在四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关于四个时期表述错误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本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0、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11、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2、下图是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这一时期是
A. 过渡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3、(2016青岛)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4、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第一张订货单》:“上海私营建船厂,国家送来了5个月10艘转载量为550吨驳船的订货单,把那些小船厂的资本家吓了一跳……可是奇迹终于发生了!仅仅两个多月,工厂把4条船送进了黄浦江。”材料中的“奇迹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B.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16、“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一号
17、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这个转移是指
A.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文化革命发展到政治革命
C.改革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D.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础制度。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就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独立
C.土地改革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更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
D.焦裕禄
21、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5、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7、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8、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9、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31、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2、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3、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4、 农村改革
材料 农村改革以前,农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④农村改革前和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