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 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至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2、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以下哪一场战役中( )
A.上甘岭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3、下图反映了2003-2011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单位:百万澳门元)变化的情况。图中现象说明
A. 澳门回归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改革开放促进了澳门本地经济的发展
C. 世界各国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
D. “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
4、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示意图(累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5、某同学运用以下素材写历史小论文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据此判断,最适合这位同学小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推进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为适应中国发展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思想
7、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实行公私合营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8、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
9、下列党和国家的思想方针及执政理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科学发展观”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10、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A. 推陈出新、创作自由
B.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今年(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它的勃兴,是符号,是历史,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见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12、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得益于( )
A.外交事业的迅速发展
B.国防和军队力量增强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3、“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雷锋
14、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土地改革
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抗美援朝
D.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
15、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 ,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 “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B. 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C.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D.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6、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17、如图历史照片见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口
C.1999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18、《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国共两党对峙
19、邓小平曾说:“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A.海南岛经济特区的建立
B.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 B. 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
C. 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D. “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
21、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2、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3、(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5、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6、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7、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8、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0、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1、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3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3、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先进的理论推动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哪次会议上这一理论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
(3)在中共十六大上,什么重要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上,哪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4、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图二中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有何突出的历史地位?
(3)图三人物有何突出历史贡献?他因此在国际农学界赢得了怎样的美誉?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