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都有喜食辣椒的习惯,其气候背景是
A.炎热气候 B.寒冷气候 C.干燥气候 D.潮湿气候
2、香港作为世界著名自由港,______长期以来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
A.旅游业
B.对外贸易
C.房地产业
D.金融业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1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
4、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对象主要是( )
A.日本 B.台湾 C.欧美 D.中国内地
5、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A. 土楼 B. 窑洞 C. 蒙古包 D. 四合院
6、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 )
A. 秦岭 B. 淮河 C. 阴山 D. 秦岭一淮河
7、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 B. 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
C. 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 D. 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8、以下四幅景观图从左到右(①--④)与我国四大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 B.②--北方地区 ④--南方地区
C.①--青藏地区 ③--西北地区 D.③-西北地区 ④-南方地区
9、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灌溉农业
B.河谷农业
C.旱地农业
D.水田农业
10、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90°W、89°S B. 80°E、40°N C. 10°E、1°S D. 108°W、71°N
11、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 )
A. 大三巴牌坊 B. 澳大桥 C. 妈祖阁 D. 友谊大桥
12、读“江苏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如图所示),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中温带,乙地位于暖温带
B. 甲、乙两地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C. 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下
D. 甲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13、(题文)“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相比,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A. 水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国家的优惠政策 D. 发达便捷的交通
14、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多山岭,平原少
C.以平原为主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5、下列不属于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
A.人多水少 B.污染严重 C.浪费严重 D.发展节水农业
16、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分析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少
C.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多水多
17、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 冬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 亚麻、甜菜、马铃薯、春小麦
C. 棉花、水稻、油菜、花生 D. 棉花、玉米、冬小麦
18、下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19、下列对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 B. 青藏地区人们爱喝青稞酒
C. 青藏地区降水少,土层浅薄,林木稀少 D. 青藏地区房屋墙体较薄
20、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该山脉是( )
A. 南岭 B. 秦岭 C. 天山山脉 D. 阴山山脉
21、华北平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
22、油料作物中, 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它的最大产区是 。
23、穿过西双版纳地区的重要河流是
24、东北地区位于哪里?位于中国 部,包括 、 、 ,简称“ ”。
2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_____。
26、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
27、划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
28、东北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_____,由于蒸发微弱,在低洼处分布有大面积的_______。
29、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是_________;它与港澳地区合作形成独特的模式是“_______”。
30、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带,国土面积大约为__________。
31、读南极地区图(如下图),回答问题。
(1)从南极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
(2)从图上看,南极地区跨越了_____个经度; 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方向,长城站位于昆仑站_____方向。
(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 沿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旅行一周,经过的大洋依次是_____洋、_____洋和_____洋。
(4)图中我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是__________站。
(5)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_____。
①酷寒②烈风③大雨④降雪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32、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A________海。
(2)首都东京位于岛屿B_______。
(3)最高峰C_________。
(4)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_______沿岸。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33、填出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区别。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
气 候 | 1月平均气温 | ________ | 0℃以上 |
全年降水量 | 400—800mm | ________ | |
河流封冻状况 | ________ | 不封冻 | |
农业生产 | 耕地类型 | 旱地 | ________ |
主要粮食作物 | ________ | 水稻 | |
作物熟制 |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________ |
34、图甲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图乙为东北三省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主要工业城市沿____分布;图乙中主要工业城市沿__分布。这样布局的好处是____。
(2)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基地中,被誉为“重工业摇篮”的是_______(填序号),其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_。
(3)与武汉、马鞍山相比,上海宝山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请对上海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回答两点即可)
(5)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原因,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乏力。为了实现东北三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你有哪些“金点子”? (回答两点即可)
35、读港澳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门地处南海之滨,位于珠江口的____侧。
(2)香港与大陆相连的铁路线A为_____线。
(3)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
(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期中,扮演“厂”的角色是_____地区。
(5)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天”和“下海”,其中“上天”是指_____;“下海”是指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