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茂名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A. 西高东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下列地理单元不属于香港的是(     

A. 香港岛   B. 九龙半岛   C. 新界   D. 路环岛

3、下列区域人文特征,搭配错误的是

A.北京——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B.香港、澳门——地广人稀

C.青藏地区——穿藏袍,吃糌粑 D.东北三省——白山黑水

4、关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

B.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C.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 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排名靠后

5、下列有关新疆的叙述不可信得是:( )

A.夏季多暴雨 B.有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C.当地瓜果特别甜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

6、我国大面积沙漠分布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的盆地 B.南方地区的盆地

C.北方地区的平原 D.青藏地区的盆地

7、以下关于经线和纬线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形的

B.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

D.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为6371千米

8、读“西北地区略图”,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山脉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D.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

9、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源于

A. 雨水 B. 湖泊水 C. 冰雪融水 D. 河流水

10、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 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B.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C. 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D.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11、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

①水稻②小麦③油菜④花生⑤甜菜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台湾海峡

13、下列诗句或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东海

B.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该地区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14、下列旅游景点不在成渝地区的是

A.黄山 B.峨眉山 C.青城山 D.大足石刻

15、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属于上海优越条件的是(  )

(1)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2)全国铁路交通中心(3)重要的金融中心

(4)重工业基地   (5) 商业中心   (6)全国政治中心

A.(1)(2)(3) B.(1)(3)(5)

C.(2)(3)(4) D.(2)(4)(6)

16、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  )

A.热量充足 B.水能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17、如图所示的标志性建筑物是( )

A.一座完整的教堂

B.澳门某大学的校门

C.大三巴牌坊

D.香港会展中心

18、下列我国房屋建筑形式与其所在地区,正确的是(   )

A.窑洞——吐鲁番 B.砖墙斜顶房——东南沿海

C.晾房——黄土高原 D.土墙平顶房——准噶尔盆地

19、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寒带水果

20、黄土高原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青藏地区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____部,____山脉以西,____山脉--____山脉以南,南至  

22、日本在“成人节”上穿的服装是________

23、读下面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山脉:  

2)河流: ,由河流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3)省区: 地形区:   高原A (国家),C 海。

2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作物一年一熟及两年三熟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我国最大城市群是_________

25、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布在_______山脉的两侧。

2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它具有________ 的特点。

27、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带,国土面积大约为__________

28、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29、三江平原由哪三条河流冲击而成?   、  、    

30、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和辽宁省。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下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本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__,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

(2)图中阴影区域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____地区,它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地区有________自然保护区。

(3)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特点。

(4)科学考察发现,________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该山脉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________(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5)该地区自然、人口分布情况为(     )(单项选择)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宜人,人口较多

B.地表崎岖,山高谷深,森林广布,人口稀疏

C.海拔高,日照强,气候温和湿润,人口稠密

D.高寒缺氧,雪山连绵,风景秀丽,地广人稀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结合右图,归纳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在非洲,每年5月中下旬,角马、蹬羚、斑马等数以百万的食草动物为追逐青草和水源,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开始长达3000多千米迁徙的悲壮生命之旅。角马穿越马拉河,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是生命代价,最终来到肯尼亚马赛马拉水草肥美的“伊甸园”,一直待到9月份,11月份又回迁到原来的家园。结合描述和下图分析,角马等食草动物每年5月下旬要冒着生命危险,“离乡背井”进行长距离迁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18世纪20年代由荷兰人传到拉丁美洲,如今咖啡已在拉丁美洲地区广泛种植,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埃塞俄比亚与巴西种植咖啡共同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6)阅读“坦桑尼亚、刚果两国主要进出口产品表”:

分析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是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 请你帮助这些国家提出发展建议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外贸合作极具互补性。你能具体说说吗______

33、读“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工程是将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西气东输”的终点是______市。

(2)①工程大大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对西部地区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_______工业基地。

(4)②工程是南水北调,主要把_____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东线工程利用_______(河流)作为输水河道。

(5)除②工程外,北方地区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34、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流是_______,乙山脉是________,该列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_____阶梯交界处,东北地区的地形主要以丘陵、_______________为主。

(2)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属于______ 气候,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图中显示了我国玉米主产区,该地区发展玉米种植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

(3)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最大的资源优势是_________

(4)居住在长白山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

A.朝鲜族、满族   B.彝族、白族   C.傣族、壮族   D.苗族、土家族

35、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完成表格。

(2)港珠澳大桥连接了珠江口东侧的____(特别行政区)和西侧的珠海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大桥的通车促进了三地的经济联系。

(3)请从下列词条中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挑选出来( )(填序号)

①南方地区②临海,交通便利③河网密布④城市密集⑤平原为主⑥水热充足⑦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