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苏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的季节长短不同

B.夏季日出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巴西足球比赛直播

D.莆田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C.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D.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下列农产品中,不产在该景观所在地区的是

A.茶叶

B.柑橘

C.桑叶

D.咖啡

4、过去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后台湾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目前台湾出口产品除家电、轻纺外还有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台湾最大的工业中心是( )

A.台北 B.台中 C.新竹 D.高雄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江三角洲历来就是一块富庶之地。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 B.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杭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C.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

6、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较好的工业基础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均匀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集中分布 D.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8、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

A. 河流水 B. 海洋水 C. 冰雪融水 D. 大气降水

9、北京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传统历史文化丰富   D. 科技力量雄厚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是

A. 一年三熟   B. 一年二熟   C. 二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1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统民居一一蒙古包 B.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C. 广泛种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冬季,多暴雨

12、东北地区的糖料作物是(  

A.花生

B.甜菜

C.大豆

D.甘蔗

1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正确叙述是(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 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14、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这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政治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15、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A. 三江自然保护区   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C.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   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6、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省区是(  )

A. 青海 B. 四川 C. 山西 D. 甘肃

17、以下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属于省内区域   B. 黄土高原属于跨省区域

C. 整个黄土高原位于山西省境内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 多数国家大都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 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D. 少数国家因大量出口商品,已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19、黄土高原地区的大片农田和村庄多分布在( )

A.

B.

C.

D.

20、以下对哈尔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B. 是东北重要的铁路枢纽

C. 电子工业突出   D. 保存了皇宫建筑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海港是  

2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

2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

 

24、北京的气候:_____________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_____________,秋季晴爽宜人,冬季_________________。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________季。

25、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________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突出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

26、北京城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___________倾斜。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_____中心,还是国际交往中心。

27、人们在建房时,总是尽可能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______,傣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________

28、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

29、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30、在我国农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业,最小的是   业;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降低,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五年。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依然很大。

材料二: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亿,其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七分之一提高到四分之一,而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预计2023年后每年平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行动。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2)材料一显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虽然每年新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但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

(3)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相协调。

(4)材料三显示,我国政府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仍然是坚持基本国策,目的是缓解__________问题。

32、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山脉:A 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河流: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可以用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_____________

33、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_方向。甲村附近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

(2)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___________℃。

(3)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a、b两条线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__线。丁村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

(4)该地区有一处传统聚落,它最有可能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34、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平原:A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3)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_____

A.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小,利于机械化生产

C.水热充足,盛产水稻、油菜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3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C____DE_____DF___

(2)F、G两点之间相对高度为____米。E点在D点的____方向。

(3)图中字母标注的地形部位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填字母)

(4)若两个人分别从E、F两点沿ED路线和FD路线向D点进发,则比较省力的路线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5)量得BD间图上直线距离2.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是___千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