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开封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平原

【2】该区域地势特征为(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南高北低

D.东高西低

【3】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     

A.沿山脊分布

B.沿河谷分布

C.沿县界分布

D.沿高速分布

2、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了长江某河段水流湍急。该河段是(  )

A. 川江河段 B. 荆江河段 C. 湘江河段 D. 汉江河段

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5、读下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东部海域濒临四个海,黄岩岛位于南海,图中表示南海的是( )

A.A B.B C.C D.D

6、《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7、印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是人口众多。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实行 “绿色革命”,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印度教教徒视牛为神,所以印度的牛不计其数。为了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从1977年起,印度开展了“白色革命”。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又推行“蓝色革命”的构想。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区域(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2】水稻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

B.北部地区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恒河下游地区

【3】印度半岛周围的海域分别是(     

A.阿拉伯海、南海和大西洋

B.阿拉伯海、红海和印度洋

C.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

D.阿拉伯海、红海和大西洋

8、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9、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10、香港和澳门长期以来一直在填海造陆,其共同原因是(     

A.海岸曲折

B.人多地少

C.地势低平

D.交通发达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

A.防洪

B.灌溉

C.发电

D.抗旱

12、台湾岛西隔_____与祖国大陆相望,距大陆最近仅130千米; 岛内的最高山峰是(  )

A. 台湾海峡;阿里山

B. 太平洋;阿里山

C. 台湾海峡;玉山

D. 太平洋;玉山

13、下列北京的著名建筑,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 颐和园 B. 天坛 C. 周口店猿人遗址 D. 人民大会堂

14、有关东南亚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菲律宾 B.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C.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红河平原 D. 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是马来西亚

15、中国海洋渔场实行休渔制度是因为(  )

A. 增加渔业收入   B. 保证捕捞安全   C. 降低海水污染   D. 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

16、某同学去重庆旅游,午餐时发现餐桌上基本上都是辣味的食品。这种饮食文化特征与当地何种自然环境特征关系密切(  )

A.资源丰富,人称“天府之国”

B.光照少,气候潮湿、可用辛辣事物切除体内的湿气

C.四川盆地的紫色富含磷、钾

D.山地气候显著,变化多端

17、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地区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东北地区 D. 华北地区

18、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相同的自然灾害是(  )

A. 水旱灾害   B. 霜冻   C. 台风   D. 土地荒漠化

19、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A. 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 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 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20、小明参加全国夏令营,与各地同学交流。下列谈话与实际不符的是( )

A.黑龙江的小丽说:“我的家乡主要种植冬小麦,盛产柑橘”

B.新疆的小兰说:“我家在天山下的绿洲,盛产葡萄、哈密瓜”

C.西藏的小吉说:“我的父母是牧民,牦牛是我们的好伙伴”

D.海南的小明说:“我的家乡海产品丰富,南海是我们世代捕鱼的地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________ ,是全国的________ ________中心.

22、连接成都与陇海线的铁路线是_____;京沪线和陇海线相交的铁路交通枢是_____

23、亚洲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4、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

25、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26、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_侧,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于_________日回归祖国。

27、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是_________;它与港澳地区合作形成独特的模式是_______”

28、“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_________(省级行政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29、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30、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河的名称是______,B河的名称是______,A河与B河中有结冰期的是______河(填字母)。

(2)A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____(地形区),使该河流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地上河”出现在A河的哪个河段______

A.上游   B.中游 C.下游段 D.河流入海口处

32、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山脉)是我国1月0℃ 等温线、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B____,C_____

(3)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____湖,它位于我国的____省。

(4)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E是____,F是____

(5)G岛为____气候。

33、读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邻国:A_________

(2)B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该省的作物熟制是______

(3)河流:C_________

(4)山脉:D ________

(5)本区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重、轻)工业基地。

3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新疆盛产棉花,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四国接壤。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广东省简称_______,省内主要河流是______。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区位优势有_______

(2)A为_______盆地,气候为_______。该盆地的城镇、人口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带,原因是______

(3) CEPA (即《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广东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其中香港应重点发展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服务业   B.制造业   C.机械化学工业   D.航天航空

(4)香港某商人经过考察后,确定在喀什投资建一纺织厂,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说明理由______

(5)A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通过________工程输送到上海地区,该工程给上海带来的好处有哪些?______

35、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熟。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