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生物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英国某地区,原来灰尺蛾占99%,黑尺蛾仅占1%,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反而灰尺蛾仅占1%。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黑尺蛾大量迁入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煤烟黑化了尺蛾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3、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4、如图是“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示意图,甲桶中的小球代表卵细胞,乙桶中的小球代表精子。你认为乙桶中的小球上应标上什么字母(  )

A.全部标上X

B.全部标上Y

C.一半标上X,一半标上Y

D.全部标上XY

5、一代球星科比的最佳投篮动作是他的转身跳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互相配合

C.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如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6、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7、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8、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9、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种类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10、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拟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

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

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1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12、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13、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4、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5、金乡是有名的“大蒜之乡”。大蒜一般用蒜瓣进行繁殖,对这种繁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性繁殖

B.不会发生变异

C.是一种组织培养方式

D.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6、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实例属于(       

A.生物防治

B.物种引进

C.生物入侵

D.生物繁殖

17、甲、乙患 者都为成年人 , 症状如下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70cm

低下

发育不全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 岛素

D.性激素

18、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雨水中含有的

19、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22、如图是一只蚊子在吸食了丝虫病人甲血液中含有丝虫的幼虫——微丝蚴后,又吸食了健康人乙,乙也患上了丝虫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病人是____,蚊子是____。

2健康人可能是____,患传染病后是____。微丝蚴是传染病中的__。

3传染病具有____性,是由____引起的。

 

23、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________

 

24、请用线段将鸟卵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A、卵白________a、含有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

B、卵黄________b、将来可发育成雏鸟

C、胚盘________c、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必要水分

25、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_____

26、你吃过“鸡蛋干”吗?“鸡蛋干”是将鸡蛋全蛋或蛋清经过浓缩加工而成的,其质地和色泽类似传统豆腐干,口感细腻,具有鸡蛋香味.该食品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开袋即食,也可炒菜.小芬在超市选购了一包某品牌的“鸡蛋干”,食品上的标签摘选如图,请分析回答:

(1)为了防止鸡蛋干腐败变质,本产品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哪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

(2)该鸡蛋干应在2017年________月底之前食用.

(3)鸡蛋干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4)标签提示我们,食用完“鸡蛋干”后,应将包装袋________

27、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___,呈_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_,有口有________

28、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近年来,由于干旱、滥捕滥捞、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污染物排放、过度采砂等因素,使江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要想保护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至少写出2点)____

29、冠心病就是__________发生病变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成心肌 ________

 

30、微生物学之父是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鱼纲   ①皮肤温润,可辅助呼吸

B两栖纲   ②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

C爬行纲   ③被有羽毛,恒温动物,卵生

D哺乳纲   ④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E鸟纲   ⑤覆有鱗片,变温动物,卵生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近亲结婚会增加遗传病出现的机会。(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图中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个。图乙中的蟾蜍属于______(填动物类群),它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为______

(5)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______

3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2015年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原虫种类繁多,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为疟原虫属,通称为疟原虫。

本属生物中有四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

资料二:疟原虫主要有蚊和人两类寄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疟疾流行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三:有一种叫作奎宁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但其对于疟疾的治疗作用仅仅是抑制,不能彻底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于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奎宁就越来越不起作用了。

资料四: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又叫黄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屠呦呦的研究组率先用乙醚成功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后来,青蒿素又有了其他化学合成的延伸品,如双氢青蒿素,它的治疗效果更好,全世界很多疟疾患者也因此受益。

(1)由资料一可知,疟原虫与草履虫一样,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与细菌相比,细胞内具有_______,属于真核生物。

(2)由资料二可知,疟疾是一种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

(3)由资料三可知,随着时间的流逝,疟原虫对奎宁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是因为在未使用奎宁之前,在疟原虫群体内由于变异,本来就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具有抗奎宁能力的个体。在使用奎宁的过程中,普通疟原虫被杀死,而_______的原虫则容易存活下来,由于生物都具有_______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抗奎宁的能力。

(4)资料四中显示黄花蒿的学名为Artemisia annuo,这种“双名法”命名,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的?

A. 孟德尔   B. 巴斯德   C. 林奈   D. 达尔文

(5)跟疟疾一样,水痘也是一种传染病,给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就能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