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初中学生编排了一部历史剧,以下图片是该剧的演出单。据此可知,该剧的剧名是
A.铁血领袖——克伦威尔 B.美国国父——华盛顿
C.荒野雄狮——拿破仑 D.伟大的解放者——林肯
2、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仍然取得了不少科技成就,不包括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培育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A.土地改革计划 B.三大改造的计划 C.“一五”计划 D.“十三五”规划
4、“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合作。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5、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是
①马列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中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7、下列对如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B.缩小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D.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8、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都大幅上涨。这些变化说明( )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9、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0、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1、“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
①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②汪辜会谈
③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③①②④
1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据此我国建立了(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党的民主集中制度
14、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 B.深圳 C.厦门 D.海南
15、三大改造不包括对下列哪项内容的改造( )
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商业
D.手工业
16、1954 年秋,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大会,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B.中共十三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四大
17、1982年,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要收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其中英国割占香港岛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下列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0、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其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叶剑英 C. 彭德怀 D. 刘少奇
21、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3、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5、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6、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8、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9、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30、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32、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3、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1981年粮食产量 | 6.07亿千克 |
1982年粮食产量 | 7.15亿千克 |
材料二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三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材料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
——引自《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的趋势及其相关的体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目标。根据材料四概括实现中国梦的四个战略布局。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