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衢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诫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迂回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溢    潺潺成溪

2、阅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               此中人语

C.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D.听茶声然                      蚊足

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思念。 (《诗经·关雎>》)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奇,零数、余数。 (《核舟记》)

C.日光下,影布石上。 澈,穿透。 (《小石潭记》)

D.渔人甚之,复前行。 异,惊异,诧异。 (《桃花源记》)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修辞的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这首诗为什么一反常态, 只写个人的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文中说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根据当时情况,说明保尔“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赞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回答问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一)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二)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壁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什么?

【3】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一)( )          (二)( )( )

【4】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样的危险”所指内容是什么?它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有时我们也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主题明确,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