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梅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 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 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 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 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2、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燎原 家眷 叹为观止

B.束缚 点缀 严峻 顾名思义

C.皎洁 挑衅 辐射 人情世故

D.锵然 斡旋 嘱咐 震憾人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现在出去吗?小林。

B.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C.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D.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的“鬓先秋”,“秋”意思是指( )

A. 秋天   B. 白发   C. 秋霜   D. 秋风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困难的情景。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诉衷情”是词牌名;词的下片用“灭、秋、流、料、山、洲”来押韵。

D.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现感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理想信念谱史诗,钢铁意志铸丰碑。请结合保尔的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析他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回答后面小题

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①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

②古人为何选择九月初九作为节日?又为什么称为“重阳”?从现存的文献看,《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为重要的数字。它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而且秋季又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④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就已经提到。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专家认为,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由于年代久远,重阳节的形成已不可考,对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的丰收祭天,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大火仪式。

⑤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西汉《西京杂记》中贾佩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古,莫知其由。”相传自此时起,重阳节有了求寿之俗。到三国,魏文帝曹丕给钟繇的信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过重阳节的习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颇为盛行。

⑥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已为民间普遍重视。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曰:“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云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四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代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而赏菊、饮酒的习俗,也因为当时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而为后世所熟知。

⑦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沿袭至今。

⑧至此,在节俗的发展过程中,重阳节融合了多种神秘观念及民俗因素,逐渐确定了其主题,那就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⑨虽然重阳节在古代便有祈寿的主题,但是与老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所以后世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节日内涵。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的新主题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

⑩两千多年来,重阳节从简单的自然时令演变成今天具有丰富内涵的节日,事实上讲述的正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文章第③段中的加点字“极”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2019年重阳节,你居住的社区准备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现征集活动内容。请你结合从文章中获得的知识,为社区提两条活动创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 的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首先补全题目,力争立意新颖。温馨提示:横线上可填的词语有很多哦,比如四季、大地、中国、幸福、墙、生命、历史、友谊……开动你的思维大宇宙。(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