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shà) 翌日(yì) 矗立(chù) 险恶用心(wù)
B.拾级(shè) 眼眶(kuāng) 漩涡(xuàn) 相辅相成(fǔ)
C.褶皱(zhě) 堕落(duò) 虔诚(qián) 怒不可遏(è)
D.拙劣(zhuó) 缄默(jiān) 追溯(sù) 悄怆幽邃(qiǎo)
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B.阡陌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C.妻子邑人 古:妻子和儿子 今:“子”是词尾,无义。偏指妻子。
D.来此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规划》,我县要修建高铁站,高铁站建成以后,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句语病,属于搭配不当,应去掉“提高和”三个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经常使用赋、比、兴手法。
C.《壶口瀑布》善用拟人,例如文中描写河水时,连用“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等,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D.《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干预(yù) 贴切(qiē) 前沿(yán)
B.膏药(ɡāo) 剥削(bō) 堕落(duò)
C.狡辩(jiǎo) 扶植(zhí) 阻碍(ài)
D.枯燥(zào) 权威(quán) 趋势(qū)
5、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你认为画线句子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应该重读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节选)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1955年1月26日)
(1)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从文中看他高兴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傅雷在这封信中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8、茶馆
①老舍先生写过一部话剧叫《茶馆》,故事全发生在北京裕泰茶馆里,清末、北洋、民国三个时代的各色人等都纷聚茶馆,演绎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半个多世纪,北京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某种程度上,茶馆就是一个时代的舞台。
②茶馆是专卖茶水的,我国最早卖茶水的记录见之于陆羽《茶经》引自《广陵者老传》中的一事:“晋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这是流动的卖,正式记述茶馆出现在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里:“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自唐开元年间以后,茶馆在我国已是比较普遍地发展起来了。
③但要说茶馆的兴盛和繁荣,还应始于宋。宋代的茶馆一般称为茶坊、茶楼、茶室、茶铺或茶肆。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开封城,凡闹市和居民集中之地,茶坊鳞次栉比,大多全天候经营,从早开到晚,至夜市结束才关门打烊。赵匡胤就时常光顾开封街头的茶坊。据说,有一次他到“丁家素茶”品茶,一高兴,竞将宫中收藏的三国著名画家曹不兴的画赐给了店主。店家获此宝物后悬挂于店中。从此,开封城内的茶坊、茶肆就有了悬挂字画的风俗。宋时耐德翁著《古杭梦游录》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道久坐也。今茶坊皆然。”茶馆张挂名人书画,是为茶客消遣久坐、多卖茶水,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④宋时的茶馆已不只在卖茶水,而是多种经营的了。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插茶、微子、葱茶,或卖盐鼓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这已和今天在广东茶楼吃早茶差不多了。
⑤茶馆不仅只是吃喝,还玩出了文化。元明之际,说书和听戏的茶馆也便在各地兴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里精彩的桥段,就是数代说书艺人在茶馆里加工出来的。清代乾隆下江南,召苏州弹词名家王周士御前演出,弹词从此风靡上海、浙江一带茶馆。
⑥中国人爱泡茶馆,其中要以四川人为最。四川因其自然环境的优越,被誉为天府之国,人们休闲、娱乐、消遣的地方首选就是茶馆。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计516条街巷,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0万人之多,而当时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茶客的比例已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四川人喜欢一边饮茶,一边打牌、下棋、看报、摆龙门阵。现今,四川人依然喜欢泡茶馆,有人夸张地说,成都人大约有一半在茶馆里过日子,而另一半,则是在火锅店里待着。
⑦前些年,茶馆这种带有娱乐、休闲的旧时代特征的事物曾一度萧条。现在,时代的语境变了,娱乐、休闲又成了时尚,茶馆又开始在各地热闹了起来。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晋朝。
B.北宋的茶馆全天营业,从早开到晚,至夜市结束才关门。
C.元、明之际,说书和听戏的茶馆在各地兴起。
D.现今的四川人比古人更喜欢泡茶馆。
【2】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④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3】请分析第③段加着重词语的表达效果。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候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着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