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上饶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都籍青年歌唱家汤非进入扬中树人校园的消息成为热搜头条。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汤非成为头条”。

B.羊、上、集、请。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各不相同。

C.江南美景   目标远大 牢记使命 继续努力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加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xǐng háng)辈 踊跃 叹为观止

B.huì)暗   )然 羁绊   戛然而止

C.)旋   qiǎo   燎原   人情世故

D.piān)然 zhě)皱   携带 消声匿迹

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当做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但是不能看成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B.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如:“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C.《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此篇文章。

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4、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体会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全诗叙写作者亲眼见到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近名著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由绝望、动摇到战胜自我,摆脱困境,坚定信念,炼就钢铁般的意志。

(2)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精彩的名著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艰辛屈辱的成长记忆,百味杂陈,让我们心潮起伏……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树。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商品。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籽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作为重要的商品还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进行国际商贸的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化。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逐也渐形成了饮茶风尚。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时尚饮品。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荷兰和日本的情况。

(1)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

(2)中国茶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和方式: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针对【材料三】提到的问题,请你提炼出“吴裕泰”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

【链接材料】

具有120余年历史的茶业老字号“吴裕泰”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北京裕泰东方前门店推出茶生活体验馆,消费者能够在抹茶体验区,亲身体验制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茶;在茶点体验区,可以品尝到包括抹茶、焙茶等口味的拿铁和布丁。“吴裕泰”还推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写一个作文片段。

在写议论文时,为了使观点更鲜明,论证更有说服力,我们可采用道理论证。它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何更好地使用道理论证?(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要仔细分析每句名言背后的特殊含意,将其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2)语言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文过多,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3)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如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第三段即运用道理论证法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很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