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民主主义时期一直延续到1953年,这一年开展了一项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到1956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就开始了。”该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开始标志是(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着三个古老的文件,它就是美国的立国章程。其中使理想变成现实,使13个有着各自宪法和政府的政治实体变成一个完整的实实在在的国家的是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淸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封料可用来探究
A.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B. 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C. 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D. 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
4、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参加万隆会议 ②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完成
A. ③④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5、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78年在北京召开 B.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6、这个公园又称"西山",位于宁德城关西部,农民自发集资筹建而成,是为纪念一位抗倭名将的丰功伟绩。这位名将是( )
A.霍去病 B.岳飞
C.郑成功 D.戚继光
7、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1947年,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尼赫鲁所说的“厄运时代”是指
A. 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地震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
C. 持续的国内战争
D. 东南亚金融危机
9、下列图片中的建筑物风格各异,其中反映古代罗马建筑艺术典型风格的是
A. B.
C. D.
10、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慕尼黑阴谋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11、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坚持群总路线 B.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是为了管理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青海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和全球化
B.高速度、低通胀
C.改善生活、缓和矛盾
D.高速度、低失业率
14、初三(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5、下表的材料能说明
A. 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B. 对外贸易的发展
C. 古代商业辉煌灿烂
D. 古代农业的进步
16、请你为下列事件拟定一个学习主题:
①郑和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雅克萨之战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 抵抗侵略
17、“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前面,……它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它”是
A.《人权宣言》
B.《汉谟拉比法典》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2020年在共对新肺炎疫情的当下,由美国引发的种族歧视抗议浪潮又席卷全球。在美国曾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杰出贡献的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特朗普
19、美国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朝鲜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20、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清廷实施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
A.防范“夷”入侵
B.维护封建统治
C.限制工商业发展
D.保护农耕经济
21、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2、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2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西亚、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24、1990年______(国家)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开展了反抗______(国家)殖民统治的运动。
25、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26、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2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8、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9、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3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们称他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一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一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一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一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一
33、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3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 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早在 1624 年,英国法律就明确规定:把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到 1851 年,英国总共颁发了 13023 项专利,促进和保护了私人发明。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沟通了技术和科学之间的鸿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原因。
材料三 工业 4.0 是 2011 年 4 月德国政府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2014 年 11 月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 4.0 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3)材料三认为德国工业 4.0 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德国工业 4.0 战略对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四 2018 年 3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出口
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的中国出口商品可能将达 500 亿美元,可能包含多达 1 300 种商品”。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近 40 年来,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非常可观地降低了美国家庭的平均开支负担。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