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
A.美国侵朝战争 B.美国侵越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苏联侵略阿富汗
2、“见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的历史,你认为哪一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 )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3、“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是当今世界上较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它所纪念的英雄是
A. 玻利瓦尔 B. 圣马丁 C. 华盛顿 D. 章西女王
4、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明治天皇 B.列宁
C.赫鲁晓夫 D.卡达尔
5、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6、这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城市,这里召开了第20届奥运会、每年都会举办啤酒节,还有一支叫拜仁的赫赫有名的足球队,但这里在历史上也曾经留下过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利益的耻辱:(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德黑兰会议
7、某一战役对进一步坚定全国军民抗战必胜信心,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士气,支援英、美军在南方的作战起到重要作用,“某一战役”指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8、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B.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D.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9、小明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相关史料,由此可知,他硏究的主题(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红军长征
10、对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特征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镇压人民群众 B. 实行高度的政治集权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该事件指
A.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C. 法国爆发大革命
D. 中国兴起太平天国
13、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会子
1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D.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15、宋代城市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勾栏里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宋代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要挂年画,贴桃符。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B.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D.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气氛( )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元旦
17、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民兵服从联邦政府 B.摆脱殖民统治的要求
C.国会权力高于总统 D.分权及相互制衡原则
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卢沟桥,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英勇抵抗
B.日本在此屠杀了大量中国军民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文献在此
D.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9、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有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
②清朝确立册封喇嘛教首领的制度
③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④乾隆时期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我的抗战》一书写道:沈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1、《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体系”。
22、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
23、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_______”。
24、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5、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6、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1)制定侵略政策: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了先夺取满、蒙,再征服_____,进而称霸_____的侵略政策。
(2)成立法西斯组织: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国内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2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昌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8、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________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了________委员会,简称“________”。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________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29、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30、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31、了解一下目前石油价格,你认为影响油价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年(18年)的大转折終于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流的政治家”,知道中国所处的局势是数千年的变局,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应付, 但“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大转折”、“积极的方式应付”分別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的为西学至强的实效做了证明,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几十年间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步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中的“社会运动”是指?依据材料分析运动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清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的共同因素?
33、请写出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34、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国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寒潮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拉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材料二 如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只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