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仙桃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2、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3、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6、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9、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0、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A

B.B

C.C

D.D

12、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13、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15、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16、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A.A

B.B

C.C

D.D

1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O2

B.2H

C.2H2

D.Fe

1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20、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1、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2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4、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2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

(1)诗中有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为有暗香来”。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铁器浮于胆矾(主要成分为CuSO4)水中,既成铜色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可参考所给出的图。

1)能制造汽车轮胎的合成材料是____

2)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

3)不锈钢是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4)果汁、蛋白质、糖和维生素都含有____(任填一种元素)元素。

5)一个C60分子中含____个碳原子,C60是制作某种锂电池的原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____转化为电能。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氦元素  

(2)2个氢原子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0、端午节假期,某校学生到郊外野炊。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途中,同学们看见农民给田里的庄稼施加硝酸铵,硝酸铵属于_____(“氮”、“磷”或“钾”)肥,

2)做饭时,芳芳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其原理是_____

3)活动结束时,有同学及时用沙土把火盖灭,他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4)回家后,同学们用水冲洗了骑过的自行车,清洗后选用下列_____方法防锈(用字母表示)。

A 涂油漆

B 直接用带油的抹布擦

C 先用抹布擦干,再给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31、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

2)可用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高铁酸钾(K2FeO4)消毒杀菌时发生的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实验室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80g。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 (“>”“<”“ = ”)

32、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正确填写下列空白:

(1)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性气体____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容易导致酸雨,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多使用清洁能源。

(2)氢气和酒精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们人体需要合理摄入____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营养素。维生素虽然人体需要量很少,却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例如若缺乏维生素 A,容易导致_____

33、(6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有机物和一种单质:  

(3)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工业上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复浸泡重晶石,将不溶于水的硫酸钡转化为同样不溶于水的碳酸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复浸泡重晶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NaCl

KCl

NH4Cl

KNO3

10°C

35.8g

31.0g

33.3g

20.9g

60°C

37.3g

45.5g

55.2g

110.0g

(1)a是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在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与   的溶解度相同.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填名称).

(4)在70℃时,往50g水中加入40g氯化铵,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上述所得的氯化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5、物质在溶解或者与水发生反应时,有时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测量是放热还是吸热现象。

1)若物质c是氢氧化钠,加入到试管中较短时间内则U型管中___(左端或右端)液面下降。

2)要产生相同现象,还可换用其他物质,如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现象的原理是______(若是物理变化,本空填溶解吸热或放热,若是化学变化,本空就写化学方程式)。

36、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食醋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是______

3)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写出以纯净物为原料用装置A制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氨气应从_____口进(选“b”或“c”)。

(4)医用H2O2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

38、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选G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从(填“a”或“b”)______________口通入氧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_____________;你认为选用装置C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间。医生给病人甲开的药物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铝[Al(OH)3]给病人乙开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盐酸(HCl)试回答:

(1)病人乙服用的药物可用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代替这种调味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断病人甲患病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Al(OH)3治病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

2)如图标出了上海世博会第一组纪念金条的规格、成色等指标。

该纪念金条是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俗语常言“真金不怕火炼”,这是因为金具有_____的化学性质。小明的奶奶在路边购买了小贩兜售的“世博会金条”,小明想到老师化学课上说的有人用CuZn合金假冒黄金行骗,为验证“金条”的真假,小明向“金条”表面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