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河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历史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唐朝耕地面积扩大

B.唐朝手工业发达

C.唐朝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D.唐朝商业繁荣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中记载的“天下为家”的“家”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早在1894年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堪称中国民主革命的“吹哨人”。他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毛泽东

4、“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体现了大运河的(     

A.抗洪功能

B.灌溉功能

C.运输功能

D.防御功能

5、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987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该遗址中发现了第一个

A.元谋人头盖骨

B.北京猿人头盖骨

C.大猩猩头骨

D.现代人头骨

7、如图是

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B.春秋争霸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秦朝形势图

8、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水利工程是谁修筑的

A.大禹

B.李冰

C.李春

D.茅以升

9、“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朝都城长安布局的描写,从此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

①长安人口众多                                               ②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

③长安街道整齐划一                                        ④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下列文物能体现青铜文明的是

A.

B.

C.

D.

11、东汉建立后,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他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贞观之治

1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

1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建立在(     

A.公元20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0世纪末

C.公元21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14、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对于其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修筑都江堰

B.开通西域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15、《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写道:“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两个“结束”分别是指(     

①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出现   ②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④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朴素的辩证法 B.无为而治 C.道法自然 D.消极厌世

17、《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历史巨著。下面叙述的史实不可能记载在其中的是

A.隋朝灭陈

B.李渊建唐

C.玄宗入蜀

D.宋金对峙

18、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

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1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20、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的居住权。

22、明太祖是(_______)。

23、西汉时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________________。(今台湾)

24、4世纪前后,鲜卑拓拔部迅速崛起,建立____________

25、背景: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_”。

26、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_____作用。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_____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7、东汉明帝时,派_______出使西域。他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28、200年,发生 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发生 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9、宋代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当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30、《资治通鉴》的体裁是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天然取火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皇帝。

(1)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

(3)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顺序不可写反)?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成功治水的英雄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治水方式?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那么,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