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2月2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④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十个国家宪法日见证了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步伐。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A.习近平法治思想

B.依宪治国

C.依宪执政

D.宪法至上

3、用图示、表格、符号等来梳理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秦复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所做的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

B.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D.

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4、下列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①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城乡发展不平衡

②京津冀雾霾严重,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

③中东等地区局势动荡,世界局势整体稳定与局部动荡不平衡

④中国10%最富有的群体占有全国64%的财富,收入水平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得益于我国(     

①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③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外在风景。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常常闪烁着社会温情。下列行为中折射出社会温情的有(     

①旅游高峰期间,市民自发组织接送游客

②外卖小哥在斑马线上挡住车流,护送老人过街

③妈妈为保持家中清洁,将杂物堆在楼道

④民警默默伸手托起路人背篓,帮他减轻负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由此可见,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A.经济建设

B.共同富裕

C.改革开放

D.高质量发展

8、2023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对沈忠芳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                   

②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④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能谈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22年8月10日,《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充分表明实现祖国完全的必胜信心、反对台独的坚定决心。这告诉我们(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年,有以下国际大事值得关注:美国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加大对华施压;乌克兰与俄罗斯剑拔弩张;全球疫情总体逐步缓和,但局部不时反弹,但疫情“后遗症”严重。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世界各国必须(     

①相互制约,缩小各国发展差距

②增强经济实力,力争主宰世界

③完善全球治理,践行多边主义

④加强沟通协作,践行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传承非遗彩灯工艺,融合现代科技,是全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沉浸式灯会。“剑侠江湖”展现国风文化魅力,“潮玩联盟”联动全球化游戏IP,在海外60多个城市同步传播,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东方之美。此举旨在(     

①推动文旅特色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③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实现小康生活

④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惠及所有业主,2022年6月南通市住建局举行《南通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听证会。南通市举行立法听证会(     

A.是落实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D.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13、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圆满闭幕、胜利结束的想法。这体现了(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改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C.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4、第六批援疆干部离开新疆,完成自己援疆使命,一位援疆干部赋诗一首,表达他们对若羌发展新的希冀:改革开放数十载,神州大地新韵增,西北五省谋发展,首属新疆貌巨变!齐夸党的政策好,援疆干部接踵来。一己之力虽渺小,更有万千后来人,上山下乡走基层,求真务实为黎民,吃苦精神传万家,民族气节群众夸,心系楼兰终不悔,感怀若羌照古臣!……从这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     

①各民族的团结互助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③新疆发展全国最快④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5、“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效果均超出了预期。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这告诉我们(     

①面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合作、寻求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

②在国际交往中,竞争比合作更为重要

③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④加强合作可以消除国际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     

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

④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年间,新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是因为(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②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④各族人民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小明学习了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下列是她对民主的一些理解,你认为正确的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③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古语与此理念相一致的是(     

A.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B.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十。这表明“一国两制”(     

A.在港澳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C.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D.目的在于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发达地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来临了,毕业生面对旧教材、旧辅导书、旧工具书、旧校服等;住宿生面对一些旧被褥、盆子等物品,怎么处理才好呢?某校发起绿色离校、绿色感恩活动,号召毕业学子在离开学校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持环保和爱心事业。

有毕业生认为改革开放人民富,是否低我做主。 爱心事业意义大,需践行!请你辨析此观点

 

22、以下是九年级两位同学的对话:

根据对话,有人认为,只要科学立法,就能厉行法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辨析。

23、有人说,我国倡导“共同富裕”,违背了平等的真谛。你怎么看?为什么?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目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让这部写满人民权利的法律根植于人们心中,并成为自身权益的最大靠山

1简述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2分

[材料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每个公民都树立遵守法律的法治观念,我国的法治建设就能有序推进。

2请你运用九年级有关法律知识评析上述观点。5分

 

25、   清洁区的打扫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之一,最近,九(1)班有一部分同学在值日时,敷衍了事,班级卫生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学生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凭什么要打扫。班主任说,我们班是个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向这部分同学说明什么是责任?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去关爱集体?

26、我国人民是怎样实现当家作主的?4分

 

27、   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土的讲话》。文章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史大贡献。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1)你觉得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2)为确保如期打赢个面脱贫攻坚战,请向当地政府提出你的建议。(三点即可)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表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