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50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举行各民主党派学习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学习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方法以自学为主,以小组讨论和报告为辅。这一活动(       

A.促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旨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2、1920年,上海厚生纱厂在湖南招募女工,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资本家群体是“剥削者”的批判,实业家则讥讽他们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这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兼顾国家长远利益

B.中西资本主义发展差距较大

C.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革新工人思想

D.民族主义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3、下图为一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征兵海报《哇!我真希望我是一个男人!》,据此可推知(     

A.一战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世界局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

C.美国女权运动达到新高潮

D.国防动员方式出现根本变化

4、下表为印度《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与中国《佛国记》(法显作于公元416年)和《大唐西域记》(玄奘作于公元前646年)中关于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这说明(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___

恶人

A.中国僧人对印度社会理解不全面

B.中印之间道路不畅文化交流较少

C.社会发展推动种姓制度内涵变化

D.种姓制度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认识

5、英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统计发现,1937年为25.9%,1951年为44.9%,1975年高达57.9%;政府雇员1931年为59.1万人,1951年为616.7万人,1975年高达724.2万人。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     

A.市场机制被不断弱化

B.民众的就业渠道日趋单一

C.权力制衡的日益完善

D.经济衰败使财政收入减少

6、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福建巡抚曾规定,每年出洋商船限定为八十八艘,东洋(指文莱以东)、西洋(指文莱以西)各得四十四艘。万历二十五年,两洋船数调整为一百三十七艘。这反映出当时明朝(     

A.国内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依赖于欧洲商品市场

C.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某一文件规定:“保护一切合法的公私贸易。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的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国营贸易机关应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和扶助人民合作事业的责任。”这一规定在当时(     

A.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中的错误

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适应了改革开放深化的形势

8、如表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统计情况,这主要说明(     

   

A.新航路开辟推动拉美人口流动

B.三角贸易是美洲人口的灾难

C.殖民扩张是美洲人口减少的根源

D.工业革命促使美洲人口迁移

9、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1855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1870年6月,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这一制度(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要求所有职位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C.任用的官员随内阁更迭而更换

D.杜绝了政治腐败现象

10、《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材料旨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正义公平

C.炫耀诸神功德

D.强化法治建设

1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2、1941年,中共中央军委在下发的《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文件中写道:“国民党已两年未向(八路军、新四军)发一颗子弹,将来发给的可能也很少。”由此可推知,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A.实现了装备自给自足

B.不受国民政府关注

C.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

D.主要依靠国际援助

13、如图是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业增长率统计,对第二阶段统计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①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③国民政府在收回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

④为日后中国长期坚持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

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

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

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15、下表为1950~1956年中国科普协会相关工作数据,这些工作(     

时间

科学演讲/场

科学展览/次

宣传品种类/种

宣传品数量

1950年8月~1953年2月

15000

450

120

40余万

1953年3月~1954年12月

21000

1450

1051

600余万

1955年1月~1956年2月

12000

1200

1849

700余万

A.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打破了列强的技术封锁

C.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D.壮大了科技研究的力量

16、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云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黔边的计划。此后,中央红军(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过湘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13世纪末,欧洲行会成员的入会费上涨到最高点,许多没有经济实力的人无法入会,会员资格仅在已属于行会的富裕家庭中间流转,成为由父传子、子传孙的职位,而那些被带到城市中的农民则沦落为行会外的雇佣阶层。这一现象(     

A.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B.保证了工匠技艺的传承

C.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行会控制力下降

18、在唐代的江南地区,除广泛施用的传统豆类绿色肥种外,人粪、蚕沙等也已作为基肥与追肥使用、甚至有农户通过圈养耕牛积累了大量厩肥。这反映出唐代江南地区(     

A.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B.先进犁地工具得到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19、起初,罗马帝国统治使大多数地方制度保留下来。但跨越旧管辖边界的商业区更加重要,管理这种事务的新法律制度便应运而生。罗马行政官员还带头使这些法律原则精细化,以便这些法律原则能够适用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材料所述变化(     

A.推动了罗马公民法的完善

B.说明自然法理念已普及

C.使罗马司法程序有所调整

D.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上山遗址最早距今1万年左右。考古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的文物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考古学家发现了几片夹碳陶片,并在陶片表面和胎土中,发现了许多稻壳和稻壳的印痕。遗址还出土了石磨盘和石磨棒组合、石锛和石斧。下列关于上山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   ②有大量的粮食剩余

③已经培植水稻             ④处于定居阶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1947年9月《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该复示(     

A.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落实了《土地改革法》

C.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D.标志着战略决战开始

22、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

B.阶级本质决定战争策略

C.国家利益决定作战规划

D.中英差距影响军事部署

23、1861年,恭亲王奕䜣上书清朝皇帝,正式聘请英国人赫德接手清朝海关事务。赫德把持海关大权,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使清朝海关税收由500万两上升到13400万两。由此可知,近代中国海关税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大幅提高海关税率

B.晚清政府推行新政

C.实行统一国境关税

D.引入西方管理理念

2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对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西域可得知指的是新疆

B.对当地用郡县制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C.元世祖指的是成吉思汗

D.体现了元朝对当地政教合一统治的特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6、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27、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8、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29、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0、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3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2、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33、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4、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思潮的涨落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问题:

以“时代与思潮”为主题,叙述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

 

36、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37、(1)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6世纪在中国澳门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

B、哥伦布西航到达地点之一:古巴岛

(2)据图写出“三角贸易”的完整路线。

38、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革命的真正结束不是在“雾月政变”这一天,而是在1804年3月21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杨鹏《拿破仑法典二百年祭》

材料二对这个非凡人物的评价,……在他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我并不准备责备他。在资产阶级已在法国确立了统治而人民又漠不关心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别的出路,因为资产阶级从不关心公共利益,只要他们私人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就行,而人民看不到革命对自己有根本的好处,他们只具有战争的热情

——恩格斯《给“北极星报”编辑的第一封信》

材料三下图为德国漫画:《拿破仑年表》。图片右侧用一半的面积和一系列动态的画面,表现拿破仑如何被欧洲各国打败:告别西班牙、败退俄国、逃离德意志、法国崩溃,体现了当时德国人将拿破仑作为“欧洲公敌”。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教材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革命真正结束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不责备拿破仑做皇帝”的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图片左侧反映的重大活动。为什么拿破仑被视作“欧洲公敌”?

 

39、阅读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图1美国,1947年

 

图2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