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②闾里之侠皆宗之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④令诸君知天亡我
⑤项王军壁垓下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⑧庵居蔬食
⑨燕赵之收藏⑩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A.①⑤⑦⑧/②⑥/③④/⑨/⑩ B.①⑤⑦/②⑥/③④⑨/⑧⑩
C.①⑤⑦/②⑥/③④/⑧⑩/⑨ D.①⑤⑦⑧/②⑥/③④⑨/⑩
2、下列加点词古今异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成立 B. 零丁孤苦
C. 臣之辛苦 D. 则告诉不许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结香
丘玲美
声音非常轻微。即便那样,她仍很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门被轻轻旋开,又用钥匙轻轻转动锁上。她把手放在腹部,那股律动不似往常般欢欣,同她一样,带着焦躁,擂出呐喊的鼓点。她披衣,起身,干脆利索下了床。
车来得很快。坐在车上,鼓点越擂越密,她的心也越跳越快。从第一次听到那个声音后,她就没停止过思虑和筹谋。半夜三更,趁孕妻熟睡悄悄出门的男人,有太多可以质疑的。可是自尊心不允许她这么干。或许他只是纯粹去透透气,缓解她怀孕后阴晴不定带给他的压力;或许是和哥们约了喝酒,排遣工作上的烦闷;或许是……
她想了千百种或许,直到那天,手机铃声响起,他迅速看了她一眼后,拿起手机走到阳台,压低了声音说话。她擦着桌子佯装不知。跟踪是最佳解决方案。无论真相是什么,她想亲眼看到。她已经设想了多种结果,很确定自己能接受最糟糕的那个。
车在疾驰,街景在倒退。夜的城不似白天喧嚣,路灯昏黄,偶有霓虹闪烁。她平静下来,想起一些他的好。初次见面,他先是打翻了柠檬水杯,接着把意面洒到膝上。直到现在,那条染上茄汁的裤子仍放在衣柜,他说要永久留念。第一次牵手,他迟疑很久,后来是她主动,他紧攥着她,出了一手汗。求婚时,他向她单膝下跪,样子慌张,做出承诺,尽心尽力照顾她一生一世。
她偏偏喜欢他的胆怯与笨拙。结婚后,那些耳鬓厮磨的话早已说完,他的热情有些减退,却仍默默负起一名丈夫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些是她理想的生活。
眼睛发酸,她有些后悔出来。她不确定,真相撕开的刹那,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她想叫司机掉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半个多月来,她快被折磨疯了。那个开门声有多轻微,他要瞒住她的事情就有多大。
车子驶过人民路,安宁街,铜锣巷。她在后方,不远不近跟着,眼睛不敢眨一下。车子在减速。她让司机停下。他下了车。她也下了车。隔着一条马路,她躲在一棵阔叶榕后。
房子门口亮着灯,一如往常。她慢慢走到庭院,结香树大了许多。叶子零落,树梢顶出一个个花球,黄白相间,像暖阳,香味盈满肺腔。她拉开树下的椅子,扶腰坐下。这个角度很好,树影笼罩着她,她能看到屋内,屋内的人看不到她,
他在里边端茶倒水,清理便桶,打扫卫生。于是她知道了他服侍的那位老人,半个月前心肌梗死,刚做完心脏搭桥,又倒霉地摔伤了脚。她攀住一根刚萌芽的结香枝条,熟练地打了一个结。所有的事一下涌上心头。
老人画了一辈子画,老人的妻子种了一辈子菜。她不喜欢老人的学生。那些男男女女,打扮怪异,举止乖张。有一次高中放学回家,就在这棵结香树下,她亲眼见老人抓着一位年轻女性的手。画兰,要清雅流畅,俯仰有势。老人说,又抓住女人的手。两枚兰叶相交,在白纸上破出一个凤眼,刺得她生疼。第二年,老人的妻子查出肝癌晚期,治疗半年后撒手人寰。她一直固执地将老人妻子的死归咎于老人。是老人妻子的那些沉默和隐忍,让癌细胞肆无忌惮地扩散,吞噬掉所有生机。自那以后,她与老人总是不睦,尽管老人未再娶,直到她上大学、工作、出嫁。
老人支使他去收衣服,又再三叮嘱他保密,不让她孕期又增烦忧。她侧身仰头,胎衣、襁褓、毛浴巾挂满阳台,一串塑料动物模型挂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花香幽幽。离家后,她极少见到结香。但凡有庭院的人家,要么种龙眼、枇杷,要么种桂树、香樟。结香枝条弯曲,象征缠绵,她家独有,是她出生那年,老人亲手栽下的。她默然站起,把那枚结香结解开,绿芽顺着枝条舒展开来。树枝影影绰绰,似父母二人挽手盈盈而立。她想,多幸运,父母与她和他,都是被结香眷顾的。
她扶腰慢吞吞踱到门口,想着用什么理由敲开门。还有,一会儿要提醒父亲,该改掉晚睡的毛病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写“她就没停止过思虑和筹谋”“她想了千百种或许”,都表现了女子心中的焦虑和烦躁。
B.“她”在跟踪丈夫的途中回忆起丈夫和“她”相识的点点滴滴,“她”的理智告诉自己丈夫是值得信任与依靠的。
C.小说反映了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这样的家庭氛围会对子女的家庭生活产生不好影响的主题,引人思考。
D.小说结尾处写“想着用什么理由敲开门”,表明“她”对丈夫的误会已得以消除,和开头形成了照应。
【2】关于小说中“她”在路上追踪丈夫的叙述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男人骨子里胆怯与笨拙的性格特点,侧面表现出作为丈夫有责任与担当的形象特点。
B.表现出女人内心信任与怀疑共存的心态,这是他们消除误会的感情基础。
C.这样的非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情节有了波澜起伏的特点,更具有可读性。
D.女人与丈夫的和解,与下文父母恩爱的感情,共同表现了爱的基础是信任的主题。
【3】小说女主人公“焦虑纠结”的情感状态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焦虑纠结感的由来。
【4】小说以“她家独有”的“结香”为标题,有何用意?请对此加以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王勃于滕王阁上俯瞰时,看到了许多富贵人家,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5)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里的话,重点描述大鹏对风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3)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___?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 。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 。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
(2) 《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两句是“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
(5)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泪常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3)屈原在《离骚》中说到自己经常感叹流泪,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举世皆浊,可屈原就是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而选择“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由此列举三类人证明观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被人视为千古佳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滚绣球》中,用拟人的手法写柳树留人、怨夕阳早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文王、孔子、屈原等圣贤著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①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②,何时反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龙堆,泛指边境征戍之地。②窦车骑:即窦宪,车骑将军,大破匈奴,登燕然刻石而还。③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④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⑤元戎:犹主将⑥返旆:犹班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一位妻子在春日对出征的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 “心随明月”表达了女子托思念于明月的无奈之情。
C.颈联“论” 和“笑”两字用拟人手法。锦字诗有多长,恨便有多长;花枝本无情,似是在嘲笑独眠之人。形象写出了主人公的离情和孤寂。
D.尾联写女子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表达对战争早日结束的盼望,也隐含着对战争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女子丈夫的身份是军中主帅。
【2】这首诗的首联一直为人们称道,请做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列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后幸洛阳,次蹈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就惧成约,奈何令人悔为不者。若以为足,今不管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都?”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说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十七年,疾甚。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襜帷,无涂车、刍灵。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媚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洗马,意思是在马前作前驱,本作“先马”,太子出行时为先导,为太子属官。
B.薨,古代对皇帝及其妃嫔、子女或封王的贵族死去的委婉说法,文中指魏征死去。
C.陪葬,皇帝把皇陵余地赐给亲属、功臣、将相用于安葬,陪葬对臣子来说是种荣耀。
D.凌烟阁,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造的高阁,阁内共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魏征经历曲折,曾经几易其主。他早年跟随隋末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后来又追随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直到遇到李世民,才得以尽展其才。
B.魏征忠贞为国,深得皇帝信任。唐太宗经常让他进人自己的卧室商谈事情,魏征知无不言极尽忠心,前后上奏二百多条建议。由此得到提拔重用。
C.魏征正直肯谏。劝课很有成效。太宗出巡谴责地方官招待不周,他以隋亡的典故劝谏,唐太宗欲纳郑氏女为嫔,他劝谏皇帝为民着想,都被采纳。
D.魏征死时荣耀,死后遭到猜忌。魏征去世,太宗把公主赐婚魏征之子,临哭,美朝,赠官,亲写碑文;但后来太宗心生猜忌,停婚约,推倒墓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日:“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2)其妻裴辞日:“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
【5】文末说,唐太宗后来对魏征心存不悦,停子女婚约,又推倒其墓碑,简析其原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当代作家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但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用自己昂扬的文笔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厄运,面对挫折。
史铁生说:“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表达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字形书写正确,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