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B. 知已知彼,百战不(危险)

C. 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表推测,大概)

D. 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可能,会)

2、“‘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类似“闹”的精彩的字,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孔尚任《桃花扇》)

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A.裁  带  弯  入 B.剪  横  弯  孤

C.裁  横  剩  孤 D.剪  带  剩  入

3、下列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词人的顿悟: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B.“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随之而去,难以寻觅,正如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C.“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潇潇”使人佛听到了雨的声音,“洗”使人觉出雨后秋空清朗之状。

D.“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成双成对的金线绣成的鹧鸪鸟,从正面衬托出女子的深闺寂寞和内心的哀怨。

4、下列关于《茶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B.常四爷是旗人,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但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D.刘麻子、唐铁嘴、 黄胖子、秦仲义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5、你的朋友约你一同去看电影,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下面四种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不能与你同去看电影,你另约他人吧!

B.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D.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张打湿了的人民币

①刚考上市一中的女儿无意中翻开了我的相册,相册里有一张陈旧的人民币。这是张曾经湿透了的人民币。然而,这是一张有故事的人民币。我应该把这个故事告诉她。

②三十年前的夏天,在一个静谧的小山村,一切尚在睡梦中,一个叫斌的少年被他的母亲轻声叫醒。斌睁开眼一看,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天上还有几颗闪烁的星子。母亲说,今天是你上学的日子。

③斌是村子里唯一考上县城高中的学生。斌立马起床、穿衣、洗漱。父亲早早起了,正蹲在院子里喝着母亲煮好的稀粥。院子里停着一辆板车,已码好了小山似的粮包。母亲说,今天正好顺便把粮食送到粮站卖了。斌一听,有点不悦,嘟囔道,不是说好了,用单车送我去学校的么?

④那时村子还没有通客车,村子到县城只有一条弯曲如蛇的山路,可以走拖拉机、板车。村人的出行只能是步行了。村子里唯一的一辆单车,是村主任的。村主任原是一名退伍兵,在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时,立了一等功得的奖励。村主任也有一个小孩,叫勇,与斌同龄。斌十分羡慕勇,他们一家有时去县城,勇的父亲骑着单车,他母亲坐在后面,勇坐在单车的前杠,不时张开双臂,像飞翔的燕子,神气!

⑤前不久,村人在晒场上纳凉,勇的父亲说,勇考了乡高中,就用单车送他去学校。然后又说,村里的孩子考上高中的,可以借单车送孩子上学。要知道,勇的父亲视车如女人。当时,斌的父亲反问了一句,当真?勇的父亲拍着胸脯说,一言为定。斌听到了心里就有一种渴盼。当收到通知书,斌做梦都在想坐单车的那一刻——张开双臂,像一只飞翔的燕子。

⑥可是,今天父亲拖着一辆板车不说,还有一车的粮包。母亲看出了斌的不悦,悄悄地说,快喝了粥,好赶路,要几个小时哩!斌不再言语,只是低着头,打着手电,跟着父亲出了村子。刚出村口,父亲说,忘记了盖塑料布。

⑦八月的乡村,凉爽,露水也很重。很快斌就发现自己的眼睫毛、头发上都凝结了一粒粒晶莹的露珠。

⑧一路上,斌与父亲边走边歇,赶到粮站刚好八点钟,开门收粮。斌的父亲排在队伍中的第三位。轮到父亲了,收粮的是一位中年女人,胖胖的,像是打了气似的。胖女人打开父亲的粮包,一捏谷子,说,有点润,差点火候,还得晒个太阳。父亲说,我的谷子干得很,是今天早晨的露水湿润了点。胖女人眼睛一横,哪来这么多空话,卖不卖,不卖,请便,没人拦你。父亲立刻说,好,好,好。然后忙把谷子一袋一袋倒出来摊在晒场,金黄金黄的。父亲有些埋怨,哎,瞧我这记性,要是盖了塑料布就好了。

⑨十点半,父亲捧了一把谷子,跑过去对收粮的胖女人说,您看看差不多了吧,我们还等着拿钱送孩子上学报名,您多多关照。父亲用眼睛瞟了下斌,似乎有些愧疚。或许是后半句话,打动了胖女人,她抬抬眼皮说,好吧。父亲赶紧开始收谷,一袋袋装好。阳光下,父亲的头上脸上满是汗水,衣服也湿透了。斌好几次要上前帮忙,父亲总是让斌在树荫下歇着,语气十分坚决。

⑩一个小时后,父亲卖完粮,匆匆带斌赶到学校,办理报名手续。交学费时,父亲拿出卖粮食的一沓钱,斌突然明白了,父亲送粮原是为了攒够学费。斌有点后悔出门时闹的小脾气。交钱时,有一张湿透了的人民币被退了回来。办完手续,父亲把余下的钱全部塞进了斌的手中,包括那一张湿透了的人民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校门外,斌的眼泪哗地掉了下来。

斌舍不得用掉这张人民币,因为它凝聚着父亲的汗水,一直留着,一留就是三十年。正是这张人民币,激励着他在人生的路上奋力前行。

(选自《2018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一张打湿了的人民币”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想去探究这张人民币背后的故事,思考它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B.“我”给女儿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告诉女儿钱财来之不易,要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C.全文不着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涌动着深沉的父爱,这正是文章的旨趣所在。

D.作者善于细致描摹,文中写收粮的中年女人时,运用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上世纪体制内的工作人员的高高在上、刻板的形象。

2上学途中,“斌”心绪起伏,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斌”的感情变化过程。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两个场景来刻面周瑜的形象,先写“_____________”,以美女烘托英雄;再写“ 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的谈笑自若。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____________”的结局。

(5)辛弃疾《永通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来暗示现实,影射南宋人民已经渐渐淡忘战败的历史和国家的耻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感叹个体生命之短暂与渺小。

(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谪居之时,独自借酒消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前者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后者围绕师道展开,针对“_______”不良现象,展开批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___”从而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2)《赤璧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写守关将领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_________”;接下来写猛虎长蛇极其狰狞的诗句是“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苟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曲江二首(其一)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入手,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 “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 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子中的“且看”是只管看的意思,“莫厌”是不推辞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尽情行乐的意愿。

D. 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使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2本诗尾联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文言文一,完成各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①比:为,替。②耨:nòu,锄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夺不   餍:满足。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忠信   悌:孝敬父母。

C.天下方于合从连衡   务:努力从事。

D.退而与万章之徒《诗》、《书》   序:依次序整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亦将有以利吾国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

B.①夫谁王敌 ②备他盗出入非常也

C.①南辱楚   ②得复见将军

D.①而孟轲述唐、虞、三代之德 ②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六句话全属于孟子的仁政主张的一项是( )

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③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④故曰:“仁者无敌。”

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着书立说。

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选文第一、二段所体现的即是这种思想主张。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相信未来》(节选)

《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相信这首诗一定会触发你对明天的联想与思考。请以《相信未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