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划线字词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A.孔子郯子

B.小学而

C.学于师

D.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B.亡郑而有益于君  属皆且为所虏

C.还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D.大王为此计者  臣韩王送沛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开卷有益一直被人们视为至理名言。其实好坏不分, 开卷未必有益。

B.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采取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术,终于将其缉拿归案。

C.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侃侃而谈、废话连篇的工作作风。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②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   情感,从没像今天这样便捷。

③获得这么多发明专利后,他非但没有自满,   更加用心钻研。

A.受用  勾通  而且 B.受用  沟通  反而

C.承受  勾通  反而 D.承受  沟通  而且

5、下列对名著《家》《巴黎圣母院》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B.小说《家》中,作为高公馆长孙的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C.《巴黎圣母院》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古代的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生活。它以中世纪封建制度鼎盛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描绘了五光十色的奇异图画,从热热闹闹的场面中揭示出爱斯梅拉达被迫害致死的现实的悲惨故事。

D.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外形奇丑却有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灵魂,有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他的形象逐渐由丑变美,由矮小变高大。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某些特点是由语言文字决定的。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单音节文字,一般地说,每一符号都单独包含音、形、义三要素。在汉语的文句中,单词不因词性、时态而发生变化,作为词而存在的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并不被完整的句子“吞没”,仍然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汉语文句的语法也并不是十分严密的,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不仅需要通过语法惯例和规则来理解同时也需要通过对若干单词所形成的意象集合来体会。这种语言用于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时会有较多的困难,但用于表现诗化的印象、联想,用于包容歧义和暗示却十分合适。

而汉字的单音节特征又使得汉语作品很容易写得音节整齐而匀称,并便于对偶的形成,再加以适当的押韵,文句更富于美感。所以,不仅仅是诗歌,在先秦各类著作中,如《易经》《老子》《庄子》《荀子》等等,都有广泛运用韵文的情况,那种不怎么严格、看上去似乎是自然形成的对偶句也颇为多见。这种现象的形成,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这在书写不便的上古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

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在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诗经》所收作品,时间和地域跨度都很大,但几乎全都是使用整齐的四言句式,这无疑是人为修饰的结果。这一现象或许与当时使用的音乐的特点有关,但考察后世入乐之作的一般情况,可以发现句式不齐也并不一定妨碍文字与乐曲的配合,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在写作或者改定那些作品的人看来,诗歌需要有某种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特殊形式。而追求形式的精致,后来成为古典诗歌十分突出的特点。对于语言形式美感的追求,更有一种泛化的倾向,这不仅显示在介乎诗文之间的特殊文体赋中,表现在骈体文中,许多散文在韵律、节奏方面也有精致的讲究。

综上所述,可以说汉语总体上是一种诗性特征十分强烈的语言。而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人所知道的、人所能理解的世界就是人能够用语言描述出的世界;一种语言的特点直接显示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与心理结构。所以,尽管中国文化很早就脱离了神话的笼罩,但汉语的上述特点却证明,在日常的生活里,人们仍然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具象性的感受、暗示的诱导、活跃而无定则的联想等等精神现象,对人们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活动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在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显然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

(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虽作为词而存在,但不会被完整句子“吞没”。

B.汉语作品容易写得音节整齐匀称,便于使用对偶句式,这些都与汉字的单音节特征有关。

C.上古时代书写不便,记诵变得非常重要,因而先秦不少典籍中都广泛用韵,对偶句也多见。

D.不仅赋和骈体文追求语言形式的美感,许多散文也如此,体现在韵律、节奏方面的精致讲究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概括文章主旨,分述部分以并列结构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

B.文章运用“单词”“词性”“时态”等原属西方语言学的概念,不无中、西语言对比之意。

C.文章举《诗经》几乎全是四言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诗歌很早就开始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

D.文章多处出现“当是”“或许”“恐怕”等词语,体现了论述文注重语言的严密性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决定了文学的某些特点,由此可知,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

B.汉语不大适合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因此,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

C.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仍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这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裨益。

D.了解了汉语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人思维习惯以及本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释“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借美女被众女造谣中伤比喻自己有政治才华却被诬告的句子是:“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对久在官场的厌倦。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晚次①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解)

①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安史之乱前期,诗人为避战乱浪迹天涯,这首诗是他在南行途中写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远见”“犹是”两词,描写诗人远远望见汉阳城,将要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 颔联中“估客”,即商贾。同船的商贾白天倚窗托枕,竟能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时江面风平浪静。

C. 尾联抒写感慨,多年征战业已结束,已能听到江上传来升平的鼓鼙之声。

D. 本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构思精妙,善于用典,读来饶有兴味。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明论

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知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焉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从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有改动)

【注】①知:同“智”,智慧。②绕:巡绕。③明:洞察力。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人以其所及而其所不及                    济:帮助

B.大可以四海                                        被:覆盖

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而成功博也       约:节约

D.左右誉阿而即墨者几人                       毁:诽谤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B.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C.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D.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父:诸侯之子称其父为“君父”。有时特指天子。在本文中的含义,是第二种。

B.即位:指站在中庭左右规定的位置上。常指开始成为帝王,诸侯或臣子任某职务。

C.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后来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D.大夫:职官等级名。夏商周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类,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2段运用比喻论证,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日轰轰”,而应“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第4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齐威王的故事说明要想使事情成功,可从自己最熟悉的方面入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

(2)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世卫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它是获得健康最高效的方法,也是个人健康管理最重要的策略。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面向本校(统称“振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规范书写,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