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诗名句与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
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kuò) 峥嵘(zēngróng) 彳 亍(chìchù) 青荇(xìng)
B.粗糙(cào) 枯槁(gǎo) 长蒿(gāo) 爪牙(zhǎo)
C.踟躇(chíchú) 笙萧(shēngxiāo) 佝偻(jūlóu) 慰藉(jì)
D.徘徊(páihuái) 束(shù)缚 强(qiǎng)谏 瞋(chēn)目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抖音、快手上的一些短视频,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 ,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短视频所展现出来的活力 ,所传播的“正能量”与主流文化相兼容,能让青少年群体 ,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喙 乐此不疲
B. 良莠不齐 不容置喙 乐此不疲
C. 良莠不齐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地区再次遭到印度军方越境炮火袭击,此事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B.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和廉颇面前的不同表现,让我们认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主,无私无畏、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方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庠;“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此外,它还可以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拜”是授予名位或官职,“辟”是帝王征召并授予官职,“再迁”是两次升迁,而“权”“署”“摄”“行”“领”都有代理官职的意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报》:2003年非典开始,我们和“冠状病毒”已经打了好几次交道,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
饶子和: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在2002年以前,冠状病毒虽然对畜牧业是一个严重威胁,但对人类危害尚小,可能会引起人们熟悉的普通感冒。但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SARS冠状病毒引发了令全球恐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俗称“非典”)疫情。SARS冠状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其实是蝙蝠,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偶然原因,该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而引发了重大疫情。虽然此后断断续续有新的冠状病毒被发现,但似乎并没有引发人类的重大疫情。
在沉寂了10年之后,MERS冠状病毒又在中东地区引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种种迹象显示,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这次疫情是由骆驼传播导致。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又在武汉引发了病毒性肺炎。
这几次冠状病毒疫情,都是本来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导致的。这提醒我们,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许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避免这些天然宿主与人畜的密切接触,这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摘编自李晨阳、丁苏雅《专访饶子和:面对武汉肺炎疫情我们不慌》,《中国科学报》2020年1月10日)
材料二:
为什么新型病毒总是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身上,而这些病毒为什么对于这些动物自身没有构成严重的危害呢?
杨占秋解释说,病毒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必须寄生于生命体才能存活,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各种生物成为病毒的储存库。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致病性比较弱,而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在长长的传导链条上通过多次变异,从而变得攻击性非常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疫学专家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生长,很难对它们进行全面管理,野生动物的防疫工作几乎是很难开展的,所以野生动物会有很多潜在的病原体感染,并且由于在野外生存,人类也很难对动物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检测。
杨占秋介绍说,“当这些病毒寄生于其他生命体时,并不表现为疾病,因为病毒需要依靠长期寄生在动物身上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宿主生病,宿主对病毒也具有相应抵抗力。”但当病毒开始向外传染,在不同的中间宿主间传染时,就容易出现变异,就会产生使宿主致病的后果。
动物经过人类驯养之后,是不是身上病毒的危害性就小很多?杨占秋对此予以肯定。他告诉记者说,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区别是量的多少。因为饲养动物环境比较干净,或者是人为消毒处理,不利于病毒生长。有时,同一种病毒在家禽家畜身上与在野生动物身上表现的特性并不一样。因为病毒要生存,必须适应不同的宿主环境。上述免疫学专家认为,如果对于饲养的野生动物没有进行有效检疫,那这些动物体内还是可能会有病原体存在,并可能会在人工饲养下不断传播,甚至发生变异,产生对人体更强的传染性。
(摘编自倪浩、范凌志、任重《野生动物为何易成病毒传染源》,《环球时报》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根据新华社1月26日最新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比如竹鼠、獾等。
事实上,除了一些野生动物“老饕”,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要知道大部分野味市场的环境都非常恶劣,臭气熏天的宰杀现场,来路不明甚至带着大量寄生虫和传染病的野生动物,以及死后变质仍然出售给餐馆的野味,这些未经检疫的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为疫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法律已有相关规定。2018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部法典中“重点保护动物”字样一共出现了53次,而对于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规定则相对模糊。
我们应认真反思: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代价惨重: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不应是防治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必须持续下去,不断动真格!后续立法、执法力度应继续加强,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食用消费的灰色产业链,斩断疫情爆发的祸根。
(摘编自孔德明《不能有下一次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动真格》,半月谈网2020年1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必须寄生在生命体上才能够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
B.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天然宿主,并且一般不会对其构成严重的危害。
C.冠状病毒要感染人类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
D.冠状病毒有传播性,有的在传播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而具有强大攻击性。
【2】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只是个概率问题,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入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
B.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生态质量好或坏,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
C.几乎所有持有“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的商户都会超范围经营,他们都会以此为掩护,做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生意。
D.已有的法律对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管理严重不足。
【3】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
7、根据意思,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②《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及于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
③在将相和这个故事中,最能表现蔺相如开阔胸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周邦彦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第一带透斜晖。游蛛酿蜜窃春归。
金屋①少无人风竹乱,衣篝②尽日水沉③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注释:①借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这里指华丽的房屋。②衣篝:指蕉衣笼。③水沉: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一句写暮春时节,春雨刚过,几点凋残的花朵沾湿在花枝上,没有随风飘落,似乎是留恋这美好的春光。
B.第二句写傍晚时分,夕阳透过一带疏篱把斜晖洒向大地,与第一句的图景结合,呈现出一幅凄美的画面。
C.第三句写蜜蜂带着芳香与春天的气息归来,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愉悦之情。
D.第四、五两句写华丽的屋宇,放眼望去空寂无人,微风起处,竹影摇曳,香气渐微,越发显现出了静悄与寂寞。
E.末句以景语作结,包含无限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女主人公寂寞困守、怀人相思的苦闷之情。
【2】这首词写景抒情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城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的文书的通称。
C.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2)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5】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