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中国影片《梅兰芳》、《不能没有你》和《泪王子》参加了第82届奥斯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角逐,普遍被业界看好,这些影片中的男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

D.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08北京奥运测试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数罟不入洿池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下列对特殊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何厌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

B.“天下可运于掌”“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都属于“状语后置句”。

C.“百姓之不见保”“函谷举”都属于“被动句”。

D.“是寡人之过也”“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都属于“判断句”。

4、下图是根据《水浒传》而发行的邮票,相人物的绰号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5、下列各句中,关于搭配方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大家的努力,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C.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蒲公英

叶征球

八里沟村很小,只有几户人家,寂寞地趴在幕阜山的皱褶里。

极少有人进山,起起伏伏的群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只听得各种虫鸣鸟叫。我实在走不动了,又累又渴,肩上挑的零碎山货越来越沉重,像一块巨石。

师傅说前面就有人家,可以去讨碗水喝。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就蹲在晒场边,呆呆地望着远方。小手里捧着一棵蒲公英,雪白的绒球,特别漂亮。他看见我们,小脸上惊喜又惶恐,站起来,怯怯地往家里跑。

敲门进去,很快就谈妥了,在这里搭伙歇脚几天。男当家的高大粗犷,他婆娘皮肤黝黑,仿佛被炭火燎过。山里人实在,粗茶淡饭木床铺,看着给一些小钱就行。

进山第二日,我病倒了,师傅安顿我躺着休息,他独自翻山越岭去猎户家收山货。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一只小手抚摸我的额头。我使劲撑开眼,是那个男孩趴在床边。

见我醒来,他笑了,轻声问我:“阿哥,你醒了,你不会死了。”

我缓缓地点头,笑着摸他的脑袋。

“阿哥,你几时走?带我走吧,带我回家。”男孩的眼睛里闪烁一种期盼的火苗。

“回家?这不就是你家吗?”

“不是。”男孩左右瞅瞅,悄声说,“我是这家人买来的,我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了。”

我目瞪口呆。

男孩继续说着,但语调已变成了哭腔,抽噎着:“……幼儿园放学了,妈妈还没来接我,一个叔叔给我巧克力,就牵我走了……”

灶房里传来黑女人的高嚷:“东生仔,又死哪儿去野了,还不来掐菜?”

男孩一凛,兔子般迅速起身离去,背影瘦弱如瓦片。

我心突突地飞跳,手足无措。活了十七岁,跟师傅走村串巷也半年多了,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下子乱了方寸。

晚饭时,男孩端一只木碗,低头飞快扒拉着红薯饭,很少吃菜,也很少看人。

山里的夜来得急,泼墨一般。四周静如史前洪荒,只偶尔有野兽的吼声,幽远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这时,听见男孩在隔壁房间凄厉地惨叫一声,然后是断断续续的哭声,压抑着,听得不甚真切。

我拉过被子,蒙头蒙脸盖着,不敢动弹。

翌日,我早早起床了。男孩蹲在晒场边,又捏着 一棵蒲公英,呆呆地望着远方,只见他胳膊和大腿,遍布着揪掐的瘀青。

“东生,他们老是打你吗?”我悄声问男孩。

他仰头看着我,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哽咽着,无法说话,只是拼命地点头,点头。

“知道你家在哪里吗?”我俯下身,攥着他的手。

“我只晓得,我家住四楼,有一个超市,妈妈每天给我买好吃的……”他茫然地摇头,“阿哥,我名字不是叫东生,带我走吧,带我去找妈妈!”

我强忍着,故作轻松地说:“你喜欢蒲公英吗?”

“嗯嗯,蒲公英好看,还会飞。”男孩的眼眸里充满了憧憬,自言自语道,“我要是跟蒲公英一样会飞,就好了!”

“东生,东生,又野到哪儿去了——”女人的大嗓门,又敲梆似的响起。

男孩立即噤声,挣脱我的手,迅速离去。

小住几天,收购了一些山麂皮和野猪肉之类,我和师傅就下山了。他们全家站在门前目送我俩,我看见男孩满脸期冀又恐惧的表情。转过远远的山岔道了,依然望见那个瘦弱的身影呆呆地立在那里,像一棵纤细的蒲公英……

回来以后,我还是每天跟师傅一起,走南闯北收山货,然后进城里去卖,慢慢地,我懂得分辨兽皮的成色,懂得如何把新鲜的兽肉腌熏得好看又好卖。

一年多了,我老是想起山里那个男孩,想到他泪汪汪的眼睛,我就难过。犹豫了很久,实在憋不住了,我跟师傅说:“救救他吧!”

从来没有见师傅发那么大的火,他像野猪一样咆哮着,将手里的酒盅摔得粉碎,嘴里一直吼着:“你怎么不早說?你怎么不早说?”

天麻麻亮,师傅就领着我,往山里赶。

可是,那里一切都没了!那幢土夯的旧屋变成了一堆瓦砾废墟,所有的木头烧得焦黑,凌乱一片。

对面山坡的人家告诉我和师傅,冬天烘焙干货时,半夜失了火,全部烧了,一个人也没活着出来。接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怜了那个细伢崽!”

我傻傻地站着,耳畔响起男孩乞求的声音:“阿哥,带我走吧,带我回家!”每一个字,都像匕首一样割着我的心。

晒场上杂草丛生,一丛丛饱满的蒲公英,摇曳着,绽放着,随风起起伏伏地飘飞。在泪眼中,我看见男孩也跟蒲公英一样飞了,飞回了远方的家……

“阿哥——”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个叫声,又不像在幻想中,转身看了看,不远处竟然真的站着一个小野人。

看着那个小野人,小野人真的又叫了一声:“阿哥——”

一下子我就热泪夺眶了。

(摘自《小说月刊》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极具深情的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被拐卖的孩子的人生经历,选取的题材直击读者心灵,感人至深。

B.作品开篇的环境描写,为我们展现的是乡村的偏僻冷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渲染了气氛,做了铺垫。

C.结尾“一下子我就热泪盈眶了”,是因为“我”以为东生已经在火灾中失去了性命,没想到他还活者,这意外的惊喜让“我”情感难以控制了。

D.在小说中,“我”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既胆小怕事,面对东生的求助不敢言语,又心存善良,因没有救助孩子一直心存内疚,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2小说中多处描写了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有何用意?请举几例并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蒲公英”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应邀为白居易演奏完毕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她整理琵琶、衣饰,然后自述身世,从而引起作者共鸣。

(2)儒道两家都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白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

储光義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注:武平一,武则天宗室,武后当政时隐居不仕。玄宗时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游湖正此时。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游湖把一个在官场中遭遇挫折的知识分子武平一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B.首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以“青林碧屿”四个字勾画出清新优美的环境,青林环绕,水波荡漾,湖岛葱翠,意象鲜明,引人遐想。

C.诗人未直抒游湖之乐,而是通过划桨、举杯、赋诗、高歌等一系列的细节,表现游湖者忘情江湖的陶醉,可谓传神之至。

D.诗的末句暗写时光流逝,明写游湖者沉浸于幽美环境,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又若有所失的复杂情感,值得玩味。

2简要赏析首句中的“暗相期”。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陈涉起而王陈,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城,为楚所败。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于韩王信,军广武。汉六年,高帝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还至洛阳,而与功臣剖符定封。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孝文帝时,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B.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C.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D.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仆,官名,是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逐渐转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

B.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 “车右”。

C.剖符,用铜或竹木制成,是朝廷封官、调兵遣将的凭证,剖分为二,执有其中之一即可生效。

D.孝惠帝,汉代皇帝的谥号。像文、武、明、睿都是褒谥,惠帝是些平庸的没什么能力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初人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魏王任命他为太仆,但汉王攻下殷地后,项王准备杀相关的将领,陈平不得不逃亡。

B.陈平审时度势,很受重用。他通过引荐投靠汉王,得到汉王的宠幸,没多久就任命他为都尉。

C.陈平功劳卓著,但不自傲。高帝与他剖符封侯时,推辞不接受并感念魏无知的引荐之恩。

D.陈平才智过人,救国家于危难。在高祖被匈的包围时,他出妙计使高祖脱身。计策之妙,世人无人知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间小溪的美丽,在于它用曲折的两岸把潺潺的溪流引向宽广的河海;公园路径的美丽,在于它用曲折的小路把休闲的游人带进幽深的景致。

曲折,是人生旅途的常伴因素。它虽让你承受苦难,却是人生的清醒剂,给你以教益,引导你走向成功。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些回忆或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 文体明确。③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