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宋代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这里“进退维谷”主要是指(       

A.继承传统体制与提倡改革创新的矛盾

B.发展民族关系与调整对外关系的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与抵抗外敌入侵的矛盾

D.强调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的矛盾

2、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

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

3、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B.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4、明朝长期采取“贡市合一”政策,即只有朝贡才能“互市”。清代收复台湾后,旋即设海关管理中外商船贸易,实行“贡市分离”政策,不朝贡也可“互市”;并通过条约规范与俄国的疆界及“互市”关系。这表明,清朝(     

A.对外关系缓慢转型

B.朝贡体制日益发展

C.积极开拓海外贸易

D.外部危机逐渐解除

5、公元前29年,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公元前27年,屋大维在元老院会议上宣布,“我要将国家事务从我的手里转交到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仲裁下”。不久,元老院正式授予他“奥古斯都”(缔造最高大权的第一人)尊号。这表明罗马元首制(     

A.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B.强化了元老院权力

C.标志着罗马进入鼎盛时期

D.旨在维护共和传统

6、1870年以后,大量价格低廉的外国小麦进入英国。图为当时英国讽刺漫画,图中文字为“农业——真正的‘不受保护的女性’”。该漫画旨在强调英国(       

A.近代农业技术落后

B.农业和工业革命相互排斥

C.农业生产受到威胁

D.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调

7、“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8、下图为2005 年至2021 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

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9、《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     

A.推动了“光荣革命”的发生

B.使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10、2020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近平强调国际社会要以隆重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重申对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1、下表中古代生产工具与其名称、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物品

名称

功能

陶纺轮

用于打击、磨光石器

提花机

织出带有复杂花纹的织物

匣钵

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损害陶瓷胚件

铁犁

用于耕作、破土、拓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下表是对1912—1939年中国近代报刊文章标题、正文中使用“中华民族”的次数统计情况。这表明该时期(     

时间

次数

每年平均次数

1912—1918

45

6

1919—1930

1481

123

1931—1939

4734

526(其中1936年后都在500多次以上)

A.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C.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不断加深

13、依据所学可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理论,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四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B.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15、阅读如表,可以得出的合理解释是(     

唐初与唐中期有明确郡望和年份记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

郡望

陇西李氏

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

京兆韦氏

京兆杜氏

范阳卢氏

荥阳郑氏

太原王氏

唐初

明经科

1

1

 

 

2

 

 

2

进士科

2

 

 

 

 

 

 

 

诸科

 

 

 

 

 

1

 

1

唐中期

明经科

6

3

3

1

 

8

4

3

进士科

6

1

1

4

1

1

1

 

诸科

2

 

 

 

 

 

1

3

A.唐朝的官员选拔仍然依据家世和名望人

B.唐中期士族势力仍旧能够把持国家大权

C.世家大族也需通过科举考试竞争名位

D.科举选官公平、公开加速了士族的衰落

16、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17、1924到1928年间,科隆到波恩这段公路上的车流量超过该路的承受能力。1929年,一条新型的“机动车专用路”开始建造,动用了5500多名失业人员,最终于1932年8月通车。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这条“机动车专用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B.“新型”主要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

C.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道路建设

D.德国通过交通建设摆脱了经济危机

18、1953年8月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提出削减事业拨款、精简行政机构,并动员党政军民节约粮食,使之成为一种良好风气。《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强调必须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节约运动旨在(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巩固农村土地改革的成果

D.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A.列强瓜分中国

B.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暴雨

C.经学难敌洋枪炮

D.南京大屠杀

20、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商代常占卜预测收成好坏,故甲骨文中多有“求黍”及“求黍年”字句,但未见“求麦”“求稻”字句。 由此可推知(       

A.黍的种植在商代得到全面普及

B.稻麦作物在商代尚未出现

C.黍在商代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

D.商代依靠宗教来发展农业

2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外其他庶子同样可以分割部分领地为列侯,归郡统辖。这一规定(       

A.废除了西汉的王国

B.大大强化了皇权

C.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2、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

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革新原有的政治制度

23、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新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初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进入新世纪以来

24、“钢材78∶22、煤炭92∶8、石油83∶17、食品类59∶41、服装类59∶41”,这是1985年前后国家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的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销售比重。每组数字前者是计划内比重,价格由国家指定;后者是计划外比重,价格由市场决定。这种情况表明当时(     

A.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逐渐强化

B.政府用市场调节完善计划经济

C.改革侧重于各产业均衡发展

D.改革需要解决计划与市场关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了__________,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26、表现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

(2)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________________残余仍得以存续。

(3)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____________。总统由参议院和___________联席会议选出。

 

28、________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9、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

 

 

历史事件

位置(字母)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30、19451024日,_____________正式生效,以后确定这天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政治问题由大会和_____________讨论。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

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 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 ,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32、黄宗羲反对________顾炎武提倡________王夫之提出唯物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3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36、西欧思想界曾经长期处于宗教神学的黑暗禁锢之下,从15世纪起,经过300年的发展,直到18世纪末,才走进了“理性时代”。

问题:请简述西欧思想界逐步摆脱神学禁锢,走进“理性时代”的过程。

37、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举三位?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三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请在他们的主要思想后面对应写出他们的名字。

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请谈谈你的认识。

38、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为什么儒家学说到西汉时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39、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积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请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简要评价重农抑商这一政策

(2)闭关政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其不利影响是主要的,请写出它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