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出处

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2、下图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石家庄毗卢殿璧画,共绘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其反映的主要时代背景是(     

A.儒佛道三教合流

B.民族交融的高峰

C.商业的高度发达

D.藩镇割据的时势

3、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为此元朝开创性地开辟了(     

A.江南大运河

B.永济渠和通济渠

C.长途海运航线

D.海上丝绸之路

4、下面分别是关于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①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②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③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④是依据现实进行的政策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龚自珍针对乾隆以来“生齿日益繁,气象日益隘,黄河日益为患”的情况,主张在新疆建行省,利用那里的闲旷土地,组织“京师游食非土著之民”以及各地愿意应募的百姓和“江西、福建两省种烟草之奸民”,前往“以耕以牧,得长其子孙”。这表明龚自珍主张(     

A.增进南北方经济交流

B.垦荒拓耕解决人地矛盾

C.强化新疆的国防地位

D.发展农业维护疆域完整

6、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大肆以高额利息向清政府借款。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实力的普遍增强

B.列强侵华矛盾日趋激烈

C.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

D.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

7、康有为认为,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严复也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这反映维新派(     

A.倡导中学西源的学说

B.形成成熟的向西方学习理论体系

C.肯定儒家文化先进性

D.托古改制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

8、肇端于山东地区零星发生的民教冲突,从1899年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发展,演变为一股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排外浪潮。这股浪潮(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这些石窟的修造(     

A.体现儒、道、佛的融合

B.由唐朝各民族的君、王所营建

C.得益于佛教的广泛传播

D.证明唐朝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

10、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

11、除北京同文馆外,1863年清政府开办上海同文馆,1864年开办广东同文馆,目的仍是满足中外交涉的翻译之需,以学习外语为主,开设西学课程,教授英、法等国语言文字,后来又分别增设东文馆、普(德)文馆。这说明(     

A.晚清士大夫思想开始觉醒

B.近代外交理念已经确立

C.清政府主动接触西方世界

D.新旧理念冲突不断加剧

12、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13、四堡位于闽西山区,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下表所示材料可被认定的史实是(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

边城县史料

“(南宋)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则之临汀”(宋时四堡属于长汀)

[宋]陈日华《经验方》

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学圣辞官回四堡,带回了苏杭的雕版印刷术,之后创办书坊,“镌经史以利后人”

《范阳邹氏族谱》

“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

杨澜《临汀汇考》

A.四堡在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

B.四堡印刷业推动了当地书院的兴盛

C.四堡刻书业在明代发展迅速

D.四堡书籍通过族商形式占领了市场

14、下图为1959年的宣传画《勤俭持家,厉行节约,支援建设,利国利民》。该宣传画的主要意图是(     

A.颂扬过渡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

B.彰显男女平等的社会气象

C.激发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D.号召民众支援“三线建设”

15、这次列强惩罚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规定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一两白银“罚金”,以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对发生过反对列强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这些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1936年8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文中指示:“目前阶段(对蒋)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毛泽东作出这一指示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悬殊

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7、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18、为协调不同政治群体的利益,平衡各种矛盾,辽统治者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选制、世袭制,又在汉人和汉化比较严重的渤海人中推行中原唐宋科举之制。辽的选官制(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B.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19、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20、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21、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

主要事件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对匈奴开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

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统一货币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

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

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22、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体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23、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粤港澳三地迈出融合发展的坚实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将成为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这些措施的实践(     

A.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B.有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C.践行了基层民主自治

D.得益于“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24、西周早期的“王臣”与商代的“王臣”相似,即都在王室左右活动。到了西周晚期,整个天下的人都属于“王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制的贯彻执行

B.社会矛盾的缓和

C.分封制的推行实施

D.礼乐制度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背景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6、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史称“________”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临朝训政。“________”被杀于北京菜市口,除________变法的改革措施均被废除

27、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_____ 年7月23日。

(2)代表:毛泽东、_____ 、李达等13人

(3)地点: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_____ 南湖一艘游船上。

(4)内容

①确定了党的名称:“_____ ”。

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_____

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_____ 任书记。

28、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________基础,没有严密的________,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________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________告终

29、俄、德、法“三国________”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索取3000万两白银。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租旅大,英国租________,德国租________,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________和工矿利权。

3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________年,后周禁军统帅________发动兵变夺取地位,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史称北宋。

31、1958年 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了___________ 。导致 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33、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________,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34、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_______统治和_______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_______的真面目。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辛丑条约》带来怎样的影响?

36、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英、美、法、德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7、鸦片战争前世界的形势是怎样的?(从经济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

38、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请回答:

(1)秦、西汉、明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中国近代政体的变迁,指出主要资产阶级派别在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了哪些重大实践?他们争取民主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请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分析曲折发展的原因。

(3)概述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39、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1)请简述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主要内容。这部宪法最有可能借鉴吸收近代西方哪儿个国家的优秀成果?

(2)这部宪法有没有得到落实?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