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兵书,书中记载了弓弩火药箭、火药鞭箭、火球、蒺藜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竹火鹞、铁嘴火鹞等武器,还有完整的火药配方。由此可知,《武经总要》最早可能成书于(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新设商部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④开办同文馆、船政学堂、电报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导致下图宋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现象的根本原因为( )
商周至明清中国手工业发展程度示意图
A.重农抑商的松动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市民阶层的壮大
4、唐玄宗命僧一行编撰新历法,僧一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实测,首次推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玄宗“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这( )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B.沿用了传统的科技方法
C.源于大一统政治的推动
D.反映了佛道融合的趋势
5、如图是著名版画家胡一川1940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
A.宣传木刻版画的艺术和色彩
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C.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击日寇
D.动员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6、明后期思想家李贽在批判和否定程朱理学“天理之公”与“圣人无我”的禁欲思想的同时,还重构了一套理欲观。他不仅强调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还提出“私欲即为公利”“正义即是谋利”的观点。李贽的这些思想( )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特点
B.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
C.导致了社会风气的逐渐堕落
D.深受“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
7、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
C.分封制利弊并存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8、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吏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内外朝制度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两税法
9、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产生的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与灾难性战争中受到刺激的两种情绪碰撞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排外复仇情绪比较强烈
B.掩盖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
C.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商品流通受阻
D.中国朝贡外交体制引起列强入侵
10、1981年,湖北沙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沙市由此对全市企业进行改革,先后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例如,生产“活力 28”洗衣粉的沙市日化,成为第一个将广告牌竖在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这表明( )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B.内地与香港实现经济互动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11、约45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如图所示),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毕竟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体现了( )
A.早期文明的特征
B.阶级国家的形成
C.国家大一统局面
D.战争使文化割裂
12、在敦煌壁画中菩萨的形象一开始是男性,深目高鼻,留着小胡子;之后变成了女性,体态婀娜,仍然是深目高鼻;再到后来变成了身材丰腴、脸庞圆润的中原女子形象。敦煌菩萨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外来宗教本土化
B.中华文化远播海外
C.儒家思想宗教化
D.中土名僧西行取经
13、商鞅曾经开“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先例。后来,秦始皇对其加以发挥,于“焚书”之外又创下了“坑儒”的历史记录,以期国家“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这些做法( )
A.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14、比较南北朝史传人物描写,南朝史传赞人,多“词采遒艳”“善为文章”之词。北朝的勋贵传记,以军功、吏治为尚。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南北朝著史传统不同
B.南北朝政治制度差异大
C.南北朝经济模式不同
D.南北朝社会环境有差别
15、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16、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成立,总社设于中国大连,分社设于日本东京),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积极进行情报活动。其情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日本侵华方式的变化
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军事能力的落后
D.中日矛盾不断加剧
17、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
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18、《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则说商鞅“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这能看出司马光修史与司马迁修史不同的是( )
A.史学著作体例的差异
B.史家理性缺失导致偏离求真
C.时代不同致评价不同
D.对政治变革立场的巨大差异
19、下图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
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
20、假设在如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21、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2、下面为近代《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则关于中国时局的报道。与之有关的事件应是( )
事变后,这个国家被分裂为南北两个部....除非获得充分的安全保障,否则北京当局不愿接受任何东西。就北京当局而言,时局走向取决于目前正在滦州(北直隶永平府,今属河北唐山市)集结的这支北方军队的态度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23、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
经济 | 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 |
思想 | 尊崇儒术 |
稳固边疆 | 设置河西四郡 |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4、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该外交方针旨在( )
A.打破帝国主义外交封锁
B.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C.联合第三世界反对冷战
D.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5、结合所学知识填注下表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政体 | 君主立宪制 |
| 共和制 | 共和制 |
行政权 |
| 皇帝、宰相 | 总统 | 总统、内阁 |
立法权 | 议会 | 议会 |
| 议会 |
权力中心 |
| 皇帝 |
| 议会 |
特点 | 君主“统而不治” |
| 总统共和制 | 议会共和制 |
相同点 | ⒈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⒉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2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27、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_”和“_______”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8、________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________起来了。”
29、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发展的一个高峰
30、国防和军队方面
(1)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格局,人民军队________和________实现革命性重塑。
(2)________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________防空识别区,执行________维权斗争、________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
31、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32、谁设内阁?内阁的性质?职权?(P37)
33、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通过《________》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34、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________。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________,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5、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个事件过程又称作什么?
(2)“海上马车夫”是指哪个国家?“日不落帝国”又指哪个国家?什么事件标志世界市场拓展?
(3)说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6、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试以明末清初为例,概述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37、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8、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请回答:
(1)列举近代四国在资本主义政体确立过程中制定的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献,并说明这些文件分别规定了怎样的政体?
(2)德国和其他三国的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9、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