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固化了阶层
D.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2、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抵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3、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4、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篮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
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C.中国大地出现邦国林立局面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5、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辛亥革命
6、下表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 )
收回时间 | 租界名称 |
1917.9.1 | 天津、汉口德租界 |
1927.3.15 | 汉口、九江英租界 |
1945.11.24 | 苏州、沙市、福州、汉口、厦门、天津、杭州日租界;鼓浪屿、上海的公共租界;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
A.中国抗战期间收回全部租界
B.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
C.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
D.平等互利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7、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方田均税法,由方田和均税两部分组成,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主持丈量土地,依据方、庄帐籍,检验土地肥瘠,划分五等,依等规定税额。分家析产、典卖割移都以现在丈量的田亩为准,由官府登记,发给契书。诡名(虚立名户假报户籍)挟佃者,都予以合并改正。此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
A.合理分配纳税负担
B.完善国家经济体系
C.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D.严厉打击不法商人
8、毛主席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这主要是因为其( )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C.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D.以官僚制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9、1962年,经过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减少了38%,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300多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划拨土地,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这些做法是( )
A.对八字方针的具体贯彻
B.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失误
10、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这推动了( )
A.正统思想确立
B.国家走向统一
C.贵族政治强化
D.自然经济解体
11、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近代思想开放的第一次高潮。这次思想开放高潮虽然规模不大,但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和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时代变动在文化领域里的脉搏。这一次思想开放运动( )
A.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
C.为维新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D.推动了中国政治层面的变革
12、西周制定了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关系的礼仪体系,各种礼仪均配有相应的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 )
A.解决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传播了儒家思想
D.巩固了统治秩序
13、在秦完成统一之前,六国之间存在着差异,包括方言和地域特色,这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为消除这种差异,统一以后的秦朝(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三公制
14、严复认为洋务运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虽“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其根本原因是“民力已尔,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据此可知,严复旨在
A.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进行政治变革以求救亡图存
C.指出洋务运动阻碍中国近代化
D.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15、如图是著名版画家胡一川1940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
A.宣传木刻版画的艺术和色彩
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C.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击日寇
D.动员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16、根据下表的统计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 我国近代工业企业数量 | 资本总额 | 工人总数 |
1913年 | 698家 | 33082万元 | 27万人 |
1920年 | 1759家 | 50062万元 | 56万人 |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C.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D.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7、明朝建立之后就对中央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至明成祖时基本定型,形成了新的中央政府运行机制。如图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御史大夫
B.尚书令
C.司礼监
D.理藩院
18、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批有志青年以留学的方式学习西方现代绘画。他们的艺术观念、审美心理和知识结构受到了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双重影响。材料说明了( )
A.当时中国绘画中西融合的特点
B.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文化
C.西方绘画理论重塑了中国美术
D.留学生是近代绘画的主力
19、《史记》成书后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其中以班固续写的《汉书》最为成功,班固一方面承袭《史记》,另一方面也多有创新。与《史记》相比,《汉书》的特色是( )
A.采用纪传体载
B.开创通史体例
C.具有文学特色
D.进行断代叙事
20、下面是胡适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蝴蝶》,这首诗有利于( )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发展民主科学
B.宣传自由恋爱
C.推动文学革命
D.摧毁传统文化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规定体现了( )
A.“责任内阁制”原则
B.“天赋人权”的原则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三权分立”的原则
22、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促成以上提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B.国内主要情况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积极参与第三次全球科技革命
23、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
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
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24、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25、在 (何时)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26、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原因:________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________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________;群众性________ ②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________。
2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
(2)日本投降
①原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________、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________;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②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________投降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________”号巡洋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③台湾回归:10月25日,________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28、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_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29、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使大批出身于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________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30、西夏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4)夏金关系: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
31、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________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33、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_______和_______。
34、请以不同标准,对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
①徐光启 ②汤显祖 ③王夫之 ④吴敬梓
⑤宋应星 ⑥孔尚任 ⑦曹雪芹 ⑧顾炎武
(1)思想家: ;(2)科学家: ;
(3)戏剧家: ;(4)文学家: 。
35、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什么?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及最早出现的时期。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
37、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
38、附加题
写出中央行政制度,并对其进行解析
39、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