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我国社会中存在大量弱势群体
B.我国人民的生活还没有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C.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
D.我党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穿古装和故宫古建筑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今年五一假期,为期3天的“文物·创意·生活——2023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内亲子家庭、大学生们驻足观看和体验。“文博热”的涌现反映了( )
①中国民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④当代中国人充分显示出来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下列举措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①实行“三孩生育”政策
②实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全面覆盖
④继续办好进博会,精心打造双向开放的大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十个国家宪法日见证了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步伐。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习近平法治思想
B.依宪治国
C.依宪执政
D.宪法至上
5、2023年8月22-24日,李强总理在广东调研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这一强调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B.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
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党的奋斗目标一致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本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某市的人大代表刘某应邀参加了该市的调整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提出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写进了《价格调整方案》中。刘某( )
A.依法参与了该市重要事项的民主决策
B.充分行使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权
C.对政府部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民主监督
D.让该市全体市民参与了民主管理
8、某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播报活动,下列两则时政新闻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5G将融合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发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 2023年12月6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入商运,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A.创新实现新突破,科技再攀新高峰
B.科技水平并不高,创新能力待提升
C.中国智造创奇迹,创新强国已建成
D.科技创新无止境,国际合作才会赢
9、初中生小东发现有同学课余时间出入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于是小东便打市长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该网吧便被依法取缔。小东的做法是( )
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②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
③依法实施民主监督的行为④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从右边方框内选出与左边方框内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依次排序准确的是( )
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3.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4.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a.民生b.改革开放 c.人口d.共同富裕 e.资源f.创新 g.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A.b→e→f→d
B.d→c→a→g
C.g→d→f→b
D.g→a→c→f
11、下列知识之间关系,排列合理的是( )
①创造社会财富②确立基本经济制度③彰显中国力量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2、2023年10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正式实施。社保卡买药没有“门槛线”,住院待遇提升,异地就医更便捷……这些举措体现了政府( )
A.满载民生情怀,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完善医疗政策,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C.增进民生福祉,消除了社会主要矛盾
D.坚持依法执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13、____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协商
14、观察下图“XX镇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积极地参加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有利于民主立法
C.选举民主是我国特有形式
D.民主决策推动决策民主化
15、12月13日,马鞍山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决定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马鞍山长江保护日”。下列举措符合长江保护的有( )
①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②实行长江流域禁航
③禁止规模化的水产养殖 ④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每一分钟的中国都在创造奇迹,如下表。中国奇迹证明了( )
•一分钟中国,创造GDP1.57亿元 •一分钟中国,“复兴号”前进583米 •一分钟中国,6万件快递被收发 •…… |
A.中国已实现民族复兴
B.中国是最优秀的国家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1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
A.高质量发展
B.转变发展方式
C.高速度增长
D.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8、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说明( )
A.承担责任只是职业的要求
B.责任一旦确定就无法改变
C.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D.承担责任会有一定的回报
19、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九年级上册大事纪年轴,图中时间节点与下列选项所列对应事项正确的是( )
A.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C.③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D.④中国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下列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古诗是( )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有同学认为,三孩政策来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取消了。你怎么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别和分析。
22、小雨和小美是好朋友、好闺蜜,在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选拔赛中,两人双双进入最后一轮角逐。因名额有限,学校只能从她们两人中选择一名参加市级比赛。随后小雨感到小美刻意回避她,她考虑再三准备放弃比赛。老师询问原因时她说:“我很珍惜这个朋友,我担心竞争会伤害我们的友谊。”
请你对小雨的话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孟杰在学校里被高年级同学勒索钱物,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恐吓和拳打脚踢,孟杰因害怕遭到殴打总是逃学。
判断:( )
理由:
24、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因?
25、聚焦成就感悟发展
材料一:我市杨家庄乡全家庄村是月季种植专业村,近年来,全家庄村联合周边村庄成立了20多家月季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700多户农户摘掉了“贫困帽”,不少农民买了“月季车”,盖起“月季楼”。这是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我市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蔬菜种植、奶牛养殖和苗木花卉三大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由低效到高效、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被评为“全国富民兴农先进单位”。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一位外国时装大师的黑色毛料大衣,在北京街头引来无数围观,如今,中国红、中国风扮靓世界各地的时装周。当年我国GDP只有3645亿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如今中国经济总量翻了200多倍,每年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当年,火柴和铁钉我们都要依赖进口,如今“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处处领先于世界。
(1)运用材料一的信息论证“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观点。
(2)材料一中的划线句子,体现了我国的哪一项发展理念?党和政府坚持这一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3)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简析哪些因素促使材料二中的“当年”变成了“如今”?
26、 我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就要成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好“四个尊重”的方针,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1)新时代,新征程。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请你说说什么是中国精神。
(3)“‘四个尊重’的方针”中,除了“尊重劳动”外,还包括哪些内容?
27、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FatherAndMother,ILoveYou=FAMILY”,以屋顶盖心的图案作为“国际家庭年”的图形标志,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家庭为其成员提供经济和情感依托。不论何种形式的家庭,只要关系稳固、运作良好,都有助于减少贫穷,增进健康,促进平等,维护人权。某校九(1)班同学围绕 “国际家庭日”主题,开展研究学习活动。
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人生的港湾。温馨的家是渴盼; 是牵挂,是依靠,是收获。
(1)请你写一个不少于50个字的美好家庭故事。(4分)
该班同学围绕研究学习的主题,收集了很多相关材料,小李同学收集到“家传”这幅漫画。
(2)请你谈谈在构建和谐家庭中,下图慢画“家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上说我国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应该如何缩小家庭收入差距?(4分)
28、春节前夕,大量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返乡过年,形成庞大的农民工潮。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请你列举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
(2)请你向政府或用工单位提出一些建议,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