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2、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3、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

C.推动了官僚政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4、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效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5、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7、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8、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9、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10、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11、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12、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13、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14、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15、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

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

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

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16、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     

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

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

17、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

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

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1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19、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20、“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21、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2、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24、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反思与突破

1956年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赫鲁晓夫针对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把   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26、清朝雍正年间设________,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7、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8、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   开始解体。

 

29、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30、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31、东汉烧出成熟的________,北朝烧出成熟的________

 

32、1909年,旅美华侨_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________________的起点。

 

34、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有哪些具体的成就?

36、如何应对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37、奥斯曼帝国的征服活动的概况和结果如何?

38、4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它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2)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分田单干”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进步意义?

(3)40年来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请以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加以说明。

(4)以1992年为界,改革开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请指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9、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大帝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